构建培育新质人才的体制机制

《河南日报》 (2024年08月21日 第 07 版)

  □彭自康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生产力,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的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型的新质人才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智力支撑。因此,应当构建新质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集聚新型生产要素,在着力培养新质人才的同时搭建起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新质人才。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特征在于创新,构建新质人才培育体系是实现新质生产力创新目标的重要条件。一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校—企—社”共育共享新质人才培养体系,树立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说,高校、产业企业、科研机构应根据人才的成长规律和个性特质,对接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找到真正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途径,打造多元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促进人才的异质性发展,满足新质生产力对新质人才的高质量要求。二是持续动态优化培育内容,增强其与现代化产业实际需求的匹配度。各地区可结合区域实际,定期系统更新新兴产业相关知识,并提供区域产业人才需求等基础性支持。邀请企业专家、政府人员、高校教授等进行产业培训,从不同视角提供最新产业技术和行业资讯。三是推动新质人才具备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建设。努力将个人成长进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培育场景、提升培育的精准性,注重对新质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数字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现代产业环境中实现自我适应、自我学习与自我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的人力资源保障。

  选择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培育模式。数智能力是新质人才的主要特质,应当变革传统培育模式,统筹全社会力量整合数智化科技资源推进数智教育模式,以加快对新质人才数智能力的培养。一是围绕数智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经济的贡献率,激发科技创新企业主动性,汇聚智能制造与产教融合驱动力,构建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终身教育与政府、产业横向连接有序、上下层面衔接、全链条全方位融合的共建合力,促进对新质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二是加强学校智慧环境全覆盖,加快对新质人才的基础培育。统筹推进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坚持走好“融合”“创新”之路,推动学科发展与前沿技术深度嵌合,加强新型人才创新思维和数字智能素养的培养。三是打造AI渗透的新质人才培育新范式。真正打造智能学科平台,围绕“AI+X”建立专业化、集群化、个性化培养体系,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遵循,培养更多能够服务河南重大战略部署的新质人才,推动“知识+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落实落细,形成新质人才队伍高效能管理、高起点支撑、高科技赋能、高质量创新、高水平保障的新格局。

  构建新质人才培育机制。一是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育人机制。教育、科技、人才是建设现代化产业的有力支撑,必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新质人才政策,完善新质人才自主培养机制,激发新质人才敢于创新、善于创业的活力,进一步完善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机制,充分发挥机会平等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打破人才选拔的壁垒和屏障。二是统筹推进新质人才培育保障机制改革。具体来讲,完善新质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更好保障新质人才待遇;健全新质人才培育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教育教学优质资源的开放和共享机制;强化新质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进一步营造较为宽松的人才环境,把创新能力、科研攻关水平、经济社会贡献度等纳入到人才评价体系当中,丰富并完善新质人才培育机制和新质人才干事创业的保障机制。三是打造智能型新质人才生态圈。完善新质人才选拔、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善作善成、休休有容的新质人才成长氛围,构建彬彬济济、尊贤使能的新质人才生态圈。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河南日报理论 07构建培育新质人才的体制机制 2024-08-21 2 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