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磊
作为一位自觉观照和书写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家,新晋“茅盾新人奖”得主陈宏伟在其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坚持深入生机勃勃的时代现场,扎实稳健地在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上开拓和掘进。更重要的是,从早年发表成名作中篇小说《如影随形》《一次相聚》,到近年来先后出版长篇小说《陆地行舟》《河畔》,这位作家也在深刻反映时代现实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尽管身处一个持续发生着历史性巨变的时代,陈宏伟并不热衷于采取宏大叙事的方式,正面描绘时代变迁与错动的洪流。他孜孜以求的,是将精微细致的文学笔触,深入当代中国社会的内部褶皱和隐蔽缝隙,剖析生活表象之下当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境遇,用最真实的生活图景、最隐秘的情感暗流和最细微的思想动态,深刻呈现和深度探询时代生活。
陈宏伟在创作早期,体现出注重探究人的精神处境和情感世界的特点。《如影随形》是一部官场题材小说,作品在县区级行政权力架构中讲述了一场由反腐引发的官场震动。陈宏伟并没有着力刻画惊心动魄的反腐斗争场面,也没有精心描摹触目惊心的权钱、权物或权色交易场景,而是以主人公代明在官场“圈子”中的左右联络和上下运作为主线,生动形象地暴露了“圈子”这种官场“怪现状”。小说中的官员形成了不同的“圈子”,这些“圈子”层层相叠、环环相套、互相咬合、互相牵制,几乎形成了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网络。因此,“圈子”在带来利益的同时,对“圈中人”的人生也有巨大的钳制作用和改写力量。主人公代明之所以别无选择地四处奔走,并陷入“如影随形,寸步不离”的生存困境,正是根源于这种官场“潜规则”对于生活的渗透与绑架。显然,小说以部分官场人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处境,深入勘探了当代社会的隐秘一角。
如果说《如影随形》通过个别官场人物的精神困境和生存悖论深刻揭露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某种异化现实,那么《一次相聚》则聚焦于日常生活的细部,试图用透视人物内心灵魂的书写,捕捉那些隐藏在平静生活表象之下的情感暗流,进而从心理与情感的维度剖析当代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吴佳燕参加大学同学聚会的经历,重点展示了这位刚刚离异的中年妇女面对曾经的追求者时的复杂心理。作品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围绕主人公对于青春往事的回忆展开,另一条则详细描写了她在聚会中的内心感受和思绪流转。主人公的回望中,大学时期的爱情经历尽管并不圆满,但荡漾着单纯和浪漫的气息,与之相对的是,如今的一切在她看来却分明充满了世俗性和功利性,她的心理因此产生了不小的波动。不止如此,在聚会的进行过程中,主人公发现一位当年的追求者似乎在刻意忽视自己的存在,这更加剧了她的内心焦虑,甚至让整个故事逐渐走向了颇具荒诞意味的结局:在一种微妙心理的作用下,主人公选择不辞而别,悄悄离开了聚会现场,却错过了苦等她十二年的痴情者为其精心准备的真情告白。这部小说中,陈宏伟通过书写人物心灵深处的百转千回,深刻揭示了普通人的隐秘情感和内在精神危机,也为我们贡献了一部呈现时代心灵镜像和精神秘史的文学样本。
有学者指出,“文艺创作应当从一般的日常生活,进入到更复杂的、更有社会意义的生活境界里去。”讲述脱贫攻坚故事的长篇小说《陆地行舟》,彰显了陈宏伟对于重大时代主题的积极回应,也体现了他对于现实主义写作的新探求。与旨在弘扬时代主旋律的同类型题材作品不同,《陆地行舟》并未直观地展示波澜壮阔的扶贫画卷,也没有简单地描写理想状态下的扶贫生活。陈宏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强调和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从琐碎繁杂的日常生活细节出发,深刻揭示身处扶贫攻坚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各类参与者面临的现实难题和精神困境。
总体而言,《陆地行舟》主要刻画了两类人物形象,其中一类是扶贫干部群像。作品没有着重塑造扶贫干部的高大形象或刻意营造感人的扶贫事迹,恰恰相反,在陈宏伟的笔下,这些扶贫干部大都不是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人物,他们常在工作和生活中遭遇挫败,并因此深感焦虑、痛苦和无奈。小说精细入微地呈现了扶贫干部的精神迷茫和心灵困惑,对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和扶贫生活的复杂性,进行了充分艺术表达。
值得注意的是,陈宏伟不仅试图在生活的细节里把握时代主题,同时也努力将时代的精神内涵内化于人物之“心”。作品并没有停留在揭示扶贫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而是以扶贫生活作为追溯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让主人公郁洋对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地检视,进而开启了自我反思、自我突破和自我确认的精神通道。在小说的第一部,郁洋在经历一场风波后进行了如下思考:“农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他们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每一个人都有好恶、有爱恨,有内心的矛盾、冲突和忧伤。和农民相处,千万别想简单了。”在小说的第二部,他逐渐懂得了与群众将心比心的重要性,对“钉子户”马忠良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理解。小说第三部,他更是发出了“把工作做好是‘最好的自己’最有力的现实承载”的感悟。显然,通过表现人物对于乡村的情感转变及其思想状态的起伏,陈宏伟展现了扶贫干部在挫败、困惑后的进步和成长,深刻呈现了他们肩负的时代担当和历史使命——脱贫攻坚是塑“形”和塑“魂”有机统一的过程,扶贫干部必须完成从乡村的外来者、旁观者到扶贫事业的反思者、拼搏者的身份转换和精神蜕变。
陈宏伟在作品中,也对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和确认。小说不仅真实呈现了张根财、孙连发、李道顺、郭金保等帮扶对象的困窘生活以及他们性格中狡黠、愚钝的一面,更展示了他们在接受帮扶时的“被动”状态。譬如贫困户张根财知道故意隐瞒种瓜收入以便获得更多的扶贫好处,但多年接受帮扶的他却连帮扶人的基本信息都记不住。小说通过这些丰富生动的生活细节,进一步揭示了“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内在逻辑——精准帮扶绝不是简单的政策倾斜或物质帮助,也不是群众单方面的接受,而是外在帮扶力量与群众内生动力的结合,是扶贫干部与帮扶对象的同心同行。
陈宏伟曾这样谈及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文学理想:“小说的目标在于呈现精准的生活描述”,“我力图写出真正贴近现实的小说”。的确,时代生活始终是陈宏伟小说最重要的书写题材,他也一直在以文学的方式与时代的脚步一同前行,与现实的脉搏一同跳动,我们期待他的创作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