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风拂龙都(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濮阳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第 15 版)

  濮阳市中心广场鸟瞰。 僧少琴 摄

  志愿者在四点半课堂辅导学生学习。 僧少琴 摄

  市民自发组织舞蹈队,演绎“夕阳红”。 僧少琴 摄

  2024年全国高考期间,濮阳市公安局民警为高考学子加油助威,全力筑牢考场安全防线。 高纪才 摄

  □本报记者 逯彦萃 本报通讯员 段利梅 宋仁志 孙刚

  城市环境风景如画、文明礼让蔚然成风、文体活动丰富多彩……

  如今徜徉在濮阳城市街头,道路旁林木葱郁,公园里繁花似锦;深入到机关、工厂,办公环境干净整齐,工作秩序井然有序……细微之处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近年来,濮阳市持续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拓展、深耕厚植,从点滴变化持续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提升,让素有“中华帝都”“华夏龙都”之称的濮阳焕发出现代化文明之城的魅力。

  守护城市“烟火气”

  市场是城市烟火气最浓的地方,也是集中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如何繁荣发展“地摊经济”、规范引导流动摊贩依法依规有序经营,并使两项工作有机结合,是城市管理的一道必答题。

  濮阳市坚持部门联动、协同发力,着力解决市民关切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有市无场”的矛盾问题。出台《濮阳市临时市场、早夜市及便民疏导点管理办法》,在不影响市容环境、百姓需求、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出行、便民利民、应急保障等方面的情况下,谋划设置43处临时市场、早夜市和便民疏导点,明确运营主体及责任人、经营业态、时段、区域、摊位数量等,要求落实专人维护、日常经营、交通秩序等规章制度,落实垃圾日产日清、及时消杀消毒等环境卫生措施,持续规范管理秩序,提升服务质态。

  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对早夜市营业期间周边道路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延长夜市周边路段、繁华地段、重点路段的夜间巡回保洁时间至22:00,延长夜市周边贝盟、天龙、卫河、振北、大化、扶余等10座垃圾转运站夜间开放时间至22:00,确保夜市产生垃圾及时收运,城市夜里更亮了、更净了,烟火气更浓了。

  公安部门按照“1分钟、3分钟、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勤务、投放警力,采取步巡、车巡、视频巡、无人机巡、网上巡等方式,加强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根据夜间经济时段峰值差异,重点加强商场、广场、景区、夜市摊点、网红打卡地等夜间活动频繁区域巡逻防控,最大限度清除社会面风险隐患,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数字治理“更智慧”

  今年以来,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原来停放杂乱无章的共享电车停放有序了,道路旁多了不少指定停车点,不时还能看到身穿蓝马甲的工作人员将一些没有停放到位或占道停放的单车搬运到指定位置。这是濮阳市打造的“1+3+N”智慧城管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活动全覆盖监管、高效率处置的真实写照。

  走进濮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指挥大厅,10余名案件受理员正紧盯电脑屏幕快速审核前方收集到的案件。“井盖、路灯、交通护栏,几乎所有你能看得见的城市部件,我们系统内都有相关的数据信息。”濮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副主任蔡晓霓说:“比如,路面上的一个井盖破损了,通过地理位置和数据比对,可以快速找到权属方,知道它‘归谁管’。”

  依靠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濮阳实现了对城区超19万个城市部件信息的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城市治理更加快速高效、主动精细。

  在濮阳,横向覆盖各区以及城管、公安等18个相关责任部门,纵向延伸至一区一街道的网格化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可对受理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进行立案、审核,并快速派遣至责任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实现城市问题“一网推送”。

  如果说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将城市进行了一次“硬联通”,那么从民生领域“小切口”破题、解决群众“身边小事”,就实现了城市管理的“软服务”。濮阳对城区公厕进行维修改造,在100余座公厕安装手机支架1000余只、挂衣钩900余个;美化提升城区强弱电落地箱体1012个;实施学生随到随入校措施,设置家长“护学岗”,从细微处持续推动城市治理蝶变,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

  畅行交通听民声

  文明交通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在濮阳市的大街小巷,外卖小哥头戴安全头盔、车辆配有定制车牌、行车规范且礼让行人的景象,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濮阳市持续推进“一人一车一码”管理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濮阳市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落脚点,高度注重社情民意的收集与反馈,组织召开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协调会。解决外卖骑手参与道路交通行为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一人一车一码”管理工作,是其中关键一环。

  目标既定,全市联动。濮阳市委宣传部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作用,加大对促进城市文明涵养提升的指导力度。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邮政管理局及多家外卖平台企业召开城区外卖行业座谈会,专题研讨推进外卖骑手“一人一车一码”工作。截至目前,已分批次对11家外卖配送企业安装车辆牌照1178个,上牌率100%。

  为营造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环境,濮阳市公安部门坚持高峰站点平峰巡线勤务模式,每天早晚高峰时期,在城区43处重点交通路口定人定岗定责,治理交通违法行为;加强辖区易堵路段巡逻治理密度和力度,集中整治“校园、医院、商场、景区”等周边道路以及主次干道沿街商店门前区域机动车乱停乱放,持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公共场所“七进”活动,交通违法乱象得到有力解决。

  以文惠民润民心

  走出大剧院,深入百姓家。今年6月以来,濮阳市聚焦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艺进社区、进村镇活动及“光影世界 出彩中原”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讲述身边的特色故事,开展嵌入式文化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文化大餐。

  “群众人在哪里,活动就在哪里。”全市各文艺演出小分队从社区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走进农村文化舞台、村委大院,走到群众家门口,找块空地就演、放下行头就唱,打破了剧场的围墙、拉近了观演的距离。“光影世界 出彩中原”公益电影放映走进社区、校园、军营、工地、广场等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文化盛宴。

  今年,濮阳市推进文艺进社区、进村镇活动,市级层面计划推出主题演出180场,华龙区、经开区、工业园区、示范区计划安排400余场;“光影世界 出彩中原”市城区公益电影放映活动计划放映336场,形成了从市到县区、乡镇全面联动,从城市社区到乡野田间全面覆盖的良好态势。

  与此同时,濮阳市整合调度文化文艺、普法、科普等市直单位队伍力量,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社区”720余场,惠及群众6.9万人,打通了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奏响文明“大合唱”

  “城区京开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的路边石有两处破损,存在安全隐患。”前不久,文明城市市民巡查团成员刘玉恩下班途中发现这一情况后随手就反馈到巡查团微信群中。

  接到反映后,微信群中的市创建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迅速将事项移交给相关部门,市城市管理局第一时间派人赶到现场核查,并积极安排人员对破损的路边石进行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巡查员吹哨,各单位报到。濮阳市通过建立文明城市市民巡查团,将城市治理与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不仅破解了城市治理难题,也激发了全市人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热情,更搭建起和群众沟通的桥梁,让文明城市创建变为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全民行动。”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文明城市市民巡查团已有志愿者500名,他们带着“放大镜”“听诊器”为城市治理“号脉诊断”,建立及时接单、及时派单、限期整改、网上公示、督办催办良性闭环机制,累计编辑“创文啄木鸟”微信公众号195期,发现问题2319件,整改1915件、整改率83%。除此之外,濮阳市还保持12345市民热线、老李服务热线、12319城管热线等热线的24小时畅通,热线电话平均每天接听400余个,接听回访率100%,奏响了全体市民参与文明创建的“大合唱”。

  专家点评

  让文明之花持续绽放

  □河南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主任 白玉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塑造城市人文魅力、增进民生福祉。这项工作,也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濮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瞄准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交通、居住环境、安全等“小事”,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运用了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精准把控城市“末梢”,提升了城市治理的精度;通过广泛发动群众,汇民智、聚民力,提高了城市治理的速度。

  全国文明城市是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濮阳市从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细微处着手,以“治小事”提升“大文明”,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值得点赞。也希望濮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做“一锤子买卖”,不图“作秀式成果”,不搞“运动式工作”,让文明之花在龙都大地持续绽放!

河南日报特刊 15文明之风拂龙都(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濮阳篇) 2024-09-06 2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