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创高地起势 赋能龙都高质量发展(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濮阳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06日 第 22 版)

  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总部。陈高路 摄

  濮阳市科学院科研人员开展技术交流。陈高路 摄

  □孙利娟 吴亚冉 陈高路

  9月2日,随着2500吨生物基聚烯烃产品的产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联合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打通生物轻油产品生产全流程,同时建成全国首套生物基PE和PP的生产线。中原石化是濮阳市石化产业的“老兵”,本次试生产推动其产品由低端变高端,由石化产品变绿色产品,推动国内生物基聚烯烃开发跃上全球舞台。

  在濮阳市,以科技创新结出的硕果还有很多:河南省生物质液体燃料创新中心落地濮阳,研发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濮阳市政府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内首套2万吨/年生物基四氢呋喃工业化生产装置在濮阳市加快推进建设,国内领先……

  回顾这些代表着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大事件”,会发现它们背后都有濮阳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濮阳市科学院”)坚定支撑的身影:或搭建平台,形成稳定先进应用技术研发的“强磁场”;或助力产业,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的“加速器”;或解决难题,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的“蓄水池”;或对外交流,广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梧桐树”。

  濮阳市科学院,凭啥“创”意无限?

  打造科创“顶端明珠”

  “濮阳化工产业有规模、有基础,建设的新型化工基地为很多科研成果的中试实验提供了便利。”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是濮阳市筹建的首个省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担任实验室主任,他说,期待为濮阳市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助力濮阳市以科技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濮阳市科学院既是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的服务保障单位,又是该实验室研发项目的组织推进机构。濮阳市科学院执行院长张永胜同样将科技创新作为创新驱动“棋盘”上的“关键子”。

  濮阳市科学院与省实验室一体化运行、融合发展,正释放强大“乘数效应”,成为濮阳市科技创新的策源地。

  今年1月11日,通过省第十四次科创委会议审议;2月28日,正式揭牌;5月29日,召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年度工作安排,并拟定机制体制,为建设运营定下“四梁八柱”;7月1日,召开学术委员会暨战略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敲定首批4项重点科研项目;8月,实验室科研楼、人才公寓已经达到投用条件……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建设跑出“加速度”,为濮阳市科技创新建好“金字塔尖”。作为省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为濮阳市打造国内一流新材料产业基地带来新机遇。

  一条横贯濮阳新型化工基地的“科创走廊”,在濮阳市科学院的谋划下熠熠生辉。聚焦四大研究方向,濮阳市科学院将“绿色化工关键科学与技术科创中心”等四大科创中心建在蔚林新材料、宏业生物、盛通聚源、惠成电子等龙头企业中,开展生物基PC、光电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科技项目攻关。未来,一项项技术将打破国外垄断,夯实发展之基。

  全国各地的科技“大拿”也应势而来。在濮阳市科学院柔性用才、项目引才的推荐下,省科学院化学所王金良研究员、郑州大学化工学院周震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关注濮阳市,将科研成果留在濮阳市。

  助力科创“联姻”产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目标已定,如何落地?“我们立足濮阳‘四新两能’和优势传统产业现有禀赋,把重点环节放在打通产业堵点、卡点上,力争形成‘科技—产业—科技’的良性循环。”张永胜说。

  立足濮阳市科技资源现状,如何使研发力量和产业上下游有效联动?濮阳市科学院助力产业牵手“大院大所”,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等方面“补短板”。该院紧密链接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等高校、科研院所,为产业导入创新成果、先进技术,以项目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

  “楼上科学,楼下产业”,成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绿色化工科创中心一道亮丽风景。该科创中心既有高端润滑油等领域的20个高标准研究室,也有一座1万平方米试验车间的微型工厂作为中试基地。通过濮阳市科学院“架桥”,清华大学微化工研发团队等5个创新团队入驻该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高端润滑油添加剂项目落地该中心,助力濮阳市精细化工行业迈向中高端。

  生物基高速飞行器特种燃料、玉米秸秆高效制木糖/糠醛连续生产,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黑科技”,将在濮阳市企业的生产线上成为现实。在濮阳市科学院的推动下,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的多个成熟科研成果,不仅成为龙都化工新材料实验室的首批重点科研项目,更以濮阳各龙头企业为依托,将“无缝”应用于实际制造。

  “濮阳市生物基材料产业以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为特色,而生物能源产业未聚链成势,亟待有生力量。”中国林科院林化所相关负责人说,将上述两个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放在濮阳市,并非“盲目行事”,而是针对濮阳市现有产业的“有的放矢”,将为该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激活企业科创“血液”

  位于濮阳工业园区的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地沟油研发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认证,成为民航业实现碳减排的重要路径,更为民营企业助力民航绿色发展树立标杆。在该科研成果落地的关键阶段,顾明龙等多个科研人员被濮阳市科学院派驻至企业,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24小时轮班做研究。

  同样由濮阳市科学院派驻,崔鑫鑫加入蔚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帮助企业开展高性能树脂新型工艺开发。他“泡”在实验室没日没夜地查阅资料、实验验证,最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对该技术的长期垄断。该工艺释放产能后,可为企业增加利税千万元以上。

  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濮阳市科研创新的主阵地在企业而非高校、科研院所。濮阳市倾斜政策、人力、物力,全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濮阳市科学院自然步调一致。

  瞄准企业需求开展协同攻关,濮阳市科学院把创新“触角”延伸至生产车间,将优势的科研资源与企业创新力量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濮阳市科学院发挥300个专项编制的引才吸引力,招引“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采用“编制在院、服务在企”的模式,派驻企业一线参与技术研发;同时,建立专业人才储备库、企业人才需求库,定期发布、动态调整、精准对接,为企业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按照“企业出题、科学院解题”的思路,濮阳市科学院集中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创新力量,助力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与中原油田、宏业、蔚林、惠成等濮阳市43家骨干科技型企业签订共建科研平台协议,形成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中试到产业化、工程化的创新链条,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濮阳市科学院播下一粒粒科技创新种子,细心培育。我们相信,未来濮阳市定有全国各地的科研团队创新创业,有满怀激情的年轻科研人员扎根产业,有多个重量级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濮阳市崛起的将不仅是一片创新热土,更是一个城市拥抱科技前沿的坚定信念。

河南日报特刊 22科创高地起势 赋能龙都高质量发展(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濮阳篇) 2024-09-06 2 2024年09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