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 本报通讯员 雷乃益 摄
□本报记者 李悦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作为“诗仙”李白唯一存世真迹,一幅《上阳台》帖,仅用25个字既概括了济源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又抒发了作者对道教名家司马承祯的仰慕之情。9月3日,随着河南省第十四届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健身气功交流活动在济源那些年小镇拉开序幕,来自全省20支代表队的300多名教练员、运动员,在被誉为“道境极地”的王屋山,充分感悟了传统文化间的共鸣。
本次交流活动由省委老干部局、省体育局、省委老龄办、省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济源市老年人体育工作委员会、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设有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大舞等7个项目的个人赛和集体赛。主办方希望通过活动平台,进一步提高全省的老年健身气功水平。
“全国范围内,河南的老年健身气功水平处于独一档的地位,这次在王屋山,我也看到了不少优秀选手。”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石爱桥,是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委和中国健身气功九段,曾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易筋经、大舞等功法的编创组组长。在他看来,河南丰富的文化底蕴为这个项目在全省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极大助力,石爱桥表示:“健身气功是一项只有中国传统文化才能诠释的锻炼方法,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易经的起源地和太极拳发源地,河南在这个项目上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灵秀地起舞,面朝霞吞紫气,不少参赛选手对王屋山的自然风光极其满意,认为在青山绿水间锻炼,效果极佳。“只有身在山间,才能明白这里为什么被称作‘道家第一圣地’。健身气功的内涵之一,与道家思想的崇尚自然一脉相承,值得大家去深刻体悟。”洛阳队的队员冉朝霞已习练健身气功多年,她告诉记者,健身气功让人锻炼身心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己不仅喜欢阅读老庄书籍,在马王堆导引术开始流行后,对马王堆汉墓的考古成果也十分好奇。“这次比赛的举办地——那些年小镇,给了我们很大惊喜,以前从来不知道,咱们河南还有这样一个独特的康养景区。”看着小镇上充满苏式气息的建筑,退休前曾是洛阳拖拉机厂技工学校教师的冉朝霞表示,这里勾起了他们这代人的时代记忆。
“举办全省老年健身气功交流活动,是我们小镇推行‘体育+文化’和‘体育+旅游’的一次有益尝试,从参赛者的反响来看,效果还算不错。”那些年小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国营表示,“王屋山不仅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愚公移山’更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在深山中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军工企业。如今,虽然工厂不复昔日辉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文财富。”周国营介绍说,济源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这座康养小镇,特别适合老年朋友前来追寻记忆、疗养健身,“我们和老年体育工作有很多契合点,未来可以多交流合作。”
“老年体育健身项目有很多都是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是树立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天然载体。”河南省老年人体育协会副秘书长李源博表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不仅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更为我省的老年体育工作划明了重点。接下来,省老体协会将深入挖掘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在动力,积极推动“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幸福”,真正成为全省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