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开新局(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许昌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第 12 版)

  活力许昌。 牛书培 摄

  工行许昌分行员工在张贴便企惠民宣传海报。 宋玉强 摄

  德通振动公司“首席服务官”深入走访企业,助力企业发展。 牛书培 摄

  文化惠民润物无声。 乔利峰 摄

  □本报记者 王平

  改革和开放,是浸入许昌人骨子里的基因,是许昌人的鲜明特质。回望许昌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到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壮大,从综合实力的大提升到城乡面貌的大改变,每一次“华丽转身”都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强力推动,得益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改革。

  向内,以改革破难题;向外,以开放创优势。许昌凭借披荆斩棘的气势、一往无前的气魄、闯关夺隘的气概,优化营商环境、构筑“亲”“清”政商关系、深化对外合作,谱写出波澜壮阔的奋进之歌。

  纵深推进——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9月8日,登录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填写、提交企业开办所需信息,1个小时后通过审核,家住许昌市区文峰路的张晓伟驱车来到许昌市民之家办理剩余事项,全程不到半天时间。

  “过去办事人需提交12份材料,至少跑7个部门,经过14个环节,办下来需要5天。现在,办事人在线上进行1次申请、提交1份材料即可在0.5个工作日内全流程办结。”许昌市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局长马红伟说,得益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群众需准备的申报材料压缩91%,办理时限压缩90%。

  办事要素做“减法”,服务质效才能做“加法”。为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近年来,许昌市以“手续最简、流程最优、材料最少”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站位部署、高标准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印发了《许昌市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用“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法,推出出生、入学、就业、企业开办等12类主题场景108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事项,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许昌经验”。

  截至目前,许昌市208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2115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1324项政务服务事项“免证可办”,13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豫事办”许昌分厅307项便民事项实现“掌上办”“指尖办”,梳理形成《2023年度市级政务服务事项进驻负面清单》,清单外事项全部进驻大厅办理。

  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许昌市在全省首创“跟随群众跑一次”活动,40多家市直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先后来到许昌市民之家,全程跟随企业体验办理证照流程,切身感受办事“冷暖”,先后破解各类“肠梗阻”问题70多个。

  深化改革,号角催阵。

  “出租车是城市文明的窗口,是城市形象的载体。我们聚焦这一‘小切口’,持续攻坚克难,全面推动巡游出租汽车改革。”许昌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军旺介绍,2022年改革前,许昌市中心城区共有巡游出租汽车1396辆,全部为油气两用车辆,分别由4家民营公司经营;改革后,许昌市投资集团进行整合重组,厘清了权责关系,促进了行业发展,驾驶员人均营运月收入比改革前增加1500元左右、增长25%以上,群众乘坐体验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去年,许昌巡游出租汽车改革入选河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加快农村土地改革,盘活土地资源,激活农村潜力,催生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深化乡镇和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体系……许昌坚持高位推动、机制带动、部门联动、试点促动,各方面改革蹄疾步稳、纵深推进。

  创新举措——厚植便民利企沃土

  1厘米厚的气凝胶隔热片,被1000℃的喷枪火焰灼烧40分钟依然“安然无恙”……9月9日,在魏都高新技术产业园,河南爱彼爱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气凝胶隔热片生产车间内,工人正有序忙碌着。

  “过去是我们找市场,现在是市场在找我们。我们公司拿到了宁德时代的大单,正在满负荷生产。”爱彼爱和总经理张光明表示,优良的营商环境和领先的技术优势,让他对公司未来有了更多憧憬。

  5年前,爱彼爱和创业团队来到许昌时,大伙儿心里“既兴奋,又担心”。他们兴奋的是,终于有了扩大产能的生产基地;担心的是,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不了解当地的投资环境如何。

  “项目从签约到落地,仅用了3个月时间,这里的投资环境太好了!”张光明笑言,“从最初的‘一见倾心’到下定决心‘长相厮守’,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政商生态圈,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眼光没有错。”

  在许昌,民营经济占全市GDP总量的80%以上,民营经营主体占全市的97%,吸纳就业人数占全市的90%以上……

  民企兴,许昌兴;民企活,全盘活。

  心贴心服务、面对面交往、手拉手发展。许昌市出台了《关于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意见》,明确提出政商交往要“亲”不逾矩,坦诚交往,相互砥砺扶持;“清”不远疏,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

  “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许昌生态圈”,让民营企业家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张光明说:“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只要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民营企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乘势而上——敞开胸怀融入世界

  “去年以来,我们累计通过河南中欧班列发运货物2600吨,货值约1350万美元。”9月8日,许昌振德医用敷料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货物种类有弹性绷带、医用纱布块、手术单、无纺布片等医疗物资,主要出口至德国、比利时、法国等欧洲国家。

  中欧班列是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许昌市高度重视中欧班列的战略带动意义,与河南物资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推动全市出口产品乘上中欧班列。

  这是许昌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许昌市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机遇,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规模“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局势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加大对外开放工作力度,全市招商引资、外经外贸、对外合作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许昌拥有商务部认定的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发制品),建起了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对外开放新平台,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加快形成。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开放体系和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行政、法治、宜居宜业等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对外贸易规模稳步壮大。满怀信心“走出去”,许昌企业借助广交会、河南投洽会、东盟博览会、高交会、进博会等国际性展会,广交新朋友,开拓新市场。发挥优势“引进来”,许昌多次举办以“发动全球·货通天下”为主题的发制品跨境电商大会,吸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客商及商务团代表参加。

  对德合作项目稳步推进。许昌建起了全省唯一的中德中小企业合作区,签订对德合作协议逾140个,以“许昌速度”对接“德国质量”,加速产业“蝶变”。其中德国百菲萨集团电炉炼钢除尘灰、欧绿宝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等70多个项目纷纷落地,使许昌发展更具活力、更有“国际范儿”。

  紧紧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许昌以大开放推动大发展。许继集团、瑞贝卡集团等20余家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对外投资中方协议额累计达到3亿美元,投资分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涵盖发制品、电力机械、采矿、食品、纺织等行业。

  许昌市还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若干意见》,设立了10亿元的“走出去”产业引导基金,支持许昌企业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为重点拓展国际市场。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71.6亿元,其中出口额237.2亿元,排名全省第二位。

  在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许昌唱响改革开放主旋律,围绕“一带一路”构建“筑梦空间”,营造“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最佳“洼地”,持续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专家点评

  用好“关键一招”

  □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梁颖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许昌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一幅幅出彩许昌的精美画卷。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树牢问题导向,切实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落实“最多跑一次”,为经营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要统筹抓好产权保护、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要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聚焦企业反映较多的问题,全面优化政务环境、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更好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厚植许昌发展的特色优势。

  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许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一缕发”催生每年逾10亿美元的跨境电商交易额,以许继为代表的许昌“智造”在“一带一路”上行稳致远,成为全省对德合作的“桥头堡”……许昌的开放之路,一直以来走得坚定不移。许昌市委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强市”的目标,更需要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希望许昌市持续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更大成绩。

河南日报特刊 12内外兼修开新局(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许昌篇) 2024-09-11 2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