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艺韵(中原风物志)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第 20 版)

  □刘清源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十三朝古都洛阳,看尽日月沧桑。在它的诸多历史古迹中,龙门石窟大名鼎鼎。光是名气便足以令人神往。近日有闲,我便相邀好友同游龙门。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数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洛阳市区沿三川大道、伊水西路南行半小时,就可见龙门山。车傍着伊河而行,斜风细雨中,耳畔回响着伊河的水声。携水汽的河风,令空气多了些许凉爽。

  《水经注》有文:“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而后北魏孝文帝于此依山刻石以成石窟,其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一公里的石窟遗存。试想千百年前,科技远不如今的古人,仅凭血肉之躯就在陡峭石壁上凿出万千石像,怎不让人为之震撼。我内心的期待犹奔腾的伊河,满溢在身体里。

  本是一路斜风细雨,等到下车,却是艳阳高照。阳光穿过龙门的古树直射在石窟上。清风拂过,留下青草伴泥土的香味,这,是跨越千年的味道。沉醉在历史的气息里,我屏住呼吸,静静拾级而上,期待这场无言的交流。

  这,是何等壮观。悬崖上凿出千万个洞窟,每个洞窟中皆有佛像。时间侵蚀了一部分佛的容貌,却抹不掉佛像闪耀的光芒。这光亮跨越千年与我相遇,光路连接着我与千年前的匠人们,他们的眼中闪耀着光,将信仰与追求展现在千百万次的凿击中。“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沧海桑田,人们或许不记得开凿石窟的匠人的姓名,但留存的佛像,会告诉千年后的人们,那些匠人的鬼斧神工。

  且定睛看看,要有耐心,细细地看,看佛像千姿百态的神态,去慢慢品,品各不相同的禅意。人间百态也在其中。眉开眼笑的佛,它的慈祥让你忘却烦恼,回归内心的宁静;怒目圆瞪的金刚力士,严肃得让你反思自我,修正歧路。

  在龙门西山奉先寺和古阳洞之间,开凿有药方洞,窟门两侧所刻古代药方,有140多个,药方中提到了治疗癌症和传染病的方法,这是唐初我国医疗学、药物学的珍贵遗产。开凿者的智慧和博爱,在当下仍令人赞叹。

  穿过宾阳三洞,便是闻名世界的卢舍那大佛。大佛通高17.14米,在一众小佛像面前可谓“一览众佛小”。但见她身居奉先寺正中,左右伴诸佛菩萨与罗汉。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整尊佛像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目光慈祥,嘴角微笑,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这是一个将人性与神性完美结合的典范,是精美的东方艺术杰作。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卢舍那大佛略微俯视的双眼,总是慈悲地看待每一个人。伫立佛像前,沐浴佛的注视,灵魂仿佛与佛进行交谈。心中的燥热烦闷烟消雾散,剩下的只有内心的宁静。

  行走在石窟前的连廊上,仿佛穿梭在千年时空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梦幻之旅,我们来到伊河东岸,这也预示着龙门之行将要结束。回望西山崖壁,夕阳照耀满山的佛像,熠熠生辉。卢舍那大佛也在看着我,似乎在向我道别。看不清万千佛像的面容,却懂得了无言的韵味。源自内心的交流足以跨越时间、跨越空间。

  龙门石窟,千百年来矗立于此,接受万千人们的敬意。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在龙门石窟,倾听诸佛的梵音,你可能会明了,世事变迁中,寻求自我的宁静是很可贵的事情。在快节奏的当下社会中,惟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河南日报中原风 20龙门艺韵(中原风物志) 2024-09-11 2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