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揽月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17日 第 04 版)

  □侯群华

  说起中秋,人们不免要追溯到盛行于宋朝的“中秋献良裘”的传统,那时就有了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其实,“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春官》一书中:“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后来民间流传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诸多神话传说,又渲染了中秋的神韵,使之充满了浪漫色彩。

  朝代轮回,万象更新,同样赋予中秋之月更多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

  你看,先秦《诗经》中就有“月出照兮,佼人僚兮”的优雅描绘。猜想,张爱玲当年写《红玫瑰与白玫瑰》中表达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月光”,多半是借鉴了《诗经·陈风》中这般美好的意境。

  到了大唐,诗仙李白的“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的遐想,表达了他们那一代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思考和敬畏;诗人王建想念友人,写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样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委婉诗句。

  北宋文学家苏轼也有他别样的思念。丙辰中秋,当他看到月亮,突然想他弟弟子由了,于是,欢饮达旦,喝得大醉,写下了千古长调阕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殷切绵延,澄澈高远。

  再到明朝,有张煌言“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的故园情思,也有吴承恩“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的逸怀浩气。

  清代的曹雪芹更不用说了,他用他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对月寓怀》中道出了深情的中秋感怀:“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回望岁月,在漫长的华夏文明长河中,月亮赢得了人们馈赠的五六十个美名雅号,富含歌颂、怀念和憧憬,如太阴、望舒、婵娟、冰轮、嫦娥、广寒、蟾宫、玉盘、宝镜等等。每个芳名的背后,不是有缠绵的故事,就是蕴含着文人墨客的踌躇满志。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嫦娥出复还,似诉无限情”“深守广寒内,时思海上生”等等。仔细品读,哪一个都脍炙人口、丰饶博大。

  到了近现代,人们的审美和寄托有了质的飞跃。如游览“卢沟晓月”“长江追月”“太清水月”这些能映射思念之情的赏月胜景;或把诗词转换成歌曲、戏曲吟唱,借月抒情,以示对人生的热爱和向往,像《草原夜色美》《明月千里寄相思》;京剧《嫦娥奔月》里唱道:琼楼玉宇是儿家,丹桂飘香透碧纱;越剧《西厢记》莺莺也有经典唱段:唉,月儿呀月儿,你又出来作甚呵!望晴空冰轮乍涌,步香阶风扫残红……

  徜徉其中,醉了人间。

  如今,中秋节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早在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了。人们把中秋赏月和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如此看来,中秋之夜就不单单是赏月吃饼那么单纯了,咀嚼月亮文化,更能嚼出别样情怀来。

  中秋节,在这万家团聚的日子里,对于军人而言,那抹乡愁,只能托付给天上的中秋月。对于实验室的科学家、车间里忙碌生产的工人,中秋月是他们的照明灯,照耀着他们把“中国制造”送到世界各地,造福全人类。对于不能团聚的亲人,中秋月就是路口的“宝镜”,折射思念,反馈牵挂,无论天涯海角,还是天各一方,彼此心心相印。

  不妨再咀嚼咀嚼探月科技,也能“嚼”出令世界瞩目的“白月光”。

  祖国探月工程的目标,绝不满足于郭守敬、张衡、祖冲之等中国人的名字留在月球地名表上,中国人从诗情画意里走出来,打破神话,飞天不是梦,是乘“神舟”,陪“嫦娥”,飞到“蟾宫”里探秘寻宝。对于戚发轫、欧阳自远、孙家栋,杨利伟、翟志刚、刘洋等一大批科技翘楚来说,月亮就是全中国幸福生活的福星。

  2021年,我们的嫦娥五号取回了1731克月壤,令多国“眼馋”不已。

  2024年5月3日,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嫦娥六号升空,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这是全人类太空探索历程中的重要一步。

  不到两个月,又从中国科研团队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1吨月壤有望生产超50公斤的水。如果在月球上加热月壤,还可以产生氧气和氢气。这些,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

  中秋之夜,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所有的中国人,天涯共此时!

河南日报中原风 04九天揽月 2024-09-17 2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