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柏县城美景。

党支部书记电商直播带货。

安棚镇李湾村千亩茶园。

城郊乡彭沟村美丽风光。

中源化学厂区。
□杜福建 李彦 牛靖童
金秋时节的桐柏大地,到处是蓬勃发展的火热场景。走进位于河南省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裕博塑业有限公司年加工500万吨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响彻耳畔,建筑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赶工期。
“该项目总投资20.2亿元,引进50条国内外先进塑编面料生产线,主要生产新型塑编制品,”河南裕博塑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温从楚告诉笔者,“目前,项目1号车间、2号车间、3号车间已投用,预计2024年产值将突破8亿元,年创利税5000万元以上。”
近年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桐柏县落实“四敢”要求(即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践行“四个极限”(即以极限思维,做极限努力,尽极限责任,创极限奇迹),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桐柏老区生机焕发、充满活力。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5.4亿元,同比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14.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9%,县域综合实力稳步增强。先后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县”“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等国、省级荣誉称号30余项。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在桐柏县沃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枯草芽孢杆菌、1.5万吨酵母培养物项目厂房,工作人员正在实验室内有条不紊地开展研发工作,为项目投产做准备。
沃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铁庄说,该项目投资13亿元,占地122亩,研发生产的生物科技产品主要供给饲料加工企业和动物、水产养殖企业,能够增强动物免疫力,减少动物对粮食饲料的需求,进而达到减量替代且不降低动物生产性能的效果,符合国家调整优化饲料配方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导向,市场前景广阔。
桐柏县坚持“项目为王、兴工强县”的经济发展导向,紧盯目标任务、紧盯要素保障,主动作为,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为桐柏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先进制造业加速集聚。桐柏县全力调结构、优布局、促转型、壮链群,2023年桐柏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营业收入达145亿元,增长16%。新入规上工业企业2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9%。新增贯标国家认证企业1家、对标企业10家,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完成企业上云83家。
项目建设全面提速。2023年共压茬推进60个省“三个一批”项目,完成投资490.5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7.2%;重抓重推9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53.4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65.6%。中天碱业、谯仕彦院士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裕博塑业、聚元新材料等项目竣工投产。
科技创新加速转化。2023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6家。金牛电气、双鑫消防成功申报瞪羚企业,中源化学成功申报省级头雁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实施成果转移转化项目16个,登记技术合同额9.63亿元。
“三农”天地气象万千
入秋以来,进入茶园管理的关键时期,桐柏县吴城镇王湾村的茶农们趁着凉爽,扛起铁锹、锄头,来到王湾茶叶基地进行除草、翻土,一派忙碌景象。
王湾村位于桐柏县吴城镇东北8公里,水资源丰富,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土质和环境均适宜茶叶生长。近年来,王湾村在县委、县政府建设“中国知名茶乡”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立足资源优势,将茶产业确定为该村的主导产业,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思路,大力培育“王湾茶”品牌,王湾茶叶专业合作社、玉淮春古井茶叶专业合作社、玉峰家庭农场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不断壮大,全村近90%的群众参与茶叶种植,王湾村茶产业发展模式迅速辐射到全镇,茶叶成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
吴城镇只是桐柏县产业富民的代表乡镇之一。近年来,桐柏县引导各乡镇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做大做强做“特”乡村产业,让黄土地“生金流银”。目前,全县以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已初具规模,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80万亩,产值28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59%。
农业发展特色彰显。2023年以来,桐柏县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总产达5.01亿斤。新发展茶园1万亩、果园3000亩、中药材3000亩,荣获市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11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认证证书15个。新集乡磨沟村获得省级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固县镇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富兴林产、嘉木茶叶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荣誉称号。
农村改革激发活力。桐柏县深化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2023年全年新流转土地3万亩,土地托管150万亩以上。扎实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纳入村庄规划,统筹使用村庄建设用地指标,规划搬迁自然村(组)963个,腾退村庄建设用地2万亩,为乡镇规划乡村振兴产业园或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用地指标4800余亩,每个乡镇不低于300亩。
农旅融合业态多元。桐柏县依托良好生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业,开展各类特色农业采摘体验活动,促进农业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业竞争力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仲秋时节,走在桐柏的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靓丽有序的城市环境,引来无数远方来客纷纷点赞。
人居环境关乎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桐柏县深入开展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质量提升活动,系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让县城更精致、更干净、更优美,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城市更新提质。桐柏县把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大增量,突出人民至上,科学谋篇布局,增进民生福祉。安澜路、货站路、乙四街等一大批道路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划设临时停车位2600余个,“十里淮河”风光带、“五网(供水、排水、燃气、弱电、照明管网)入地”工程加快实施,英雄山、凤凰山山体公园完成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三纵三横”绿化行动,新增绿地面积42万平方米。清淮街道顺利挂牌,建工集团成功组建,安棚“镇级市”建设有序推进。
加速和美乡村建设。农村管道天然气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垃圾压缩站新集站投入运营。新改建农村公路212.6公里,G240、G312线结构性修复即将竣工。持续治理“六乱”、开展“六清”,2023年以来新建“美丽小镇”1个、“四美乡村”12个、“五美庭院”2980个。月河镇、朱庄镇入选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23年PM10年均浓度降至59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3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年均值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营造林10.1万亩,新建生态廊道16条,创建市级森林乡村5个。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我每天一大早就从村里赶过去,为的是抢占一个听课的好位置,养老护理培训能让我多掌握一门求职技能,平常在家照顾老人也用得着。”今年4月中旬,参加了桐柏县黄岗镇2024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养老护理培训班的学员郑传霞高兴地告诉笔者。
今年以来,黄岗镇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对全镇156名群众进行养老护理和园艺技术统一培训,形成以技能促就业、以就业助增收的良好局面。
实事惠民得民心。近年来,桐柏县聚焦民生事项,以为民办实事的“温度”不断检验和拓展为民服务的“深度”,深入推进惠民政策落实,切实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民生发展迈出新步伐。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2023年,全县各项民生支出2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新增城镇就业5718人,新增技能人才10915人,完成各类培训24343人次。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3.4%,顺利通过省级后评估。县特困供养服务中心、福源康养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完成2657户特殊困难户适老化改造。
公共服务更有温度。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县中等职业学校成功创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对口升学成绩实现五连增。高质量发展卫生事业,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中心医院与人民医院顺利整合,全民健身馆建成投用。成功举办首届“桐柏英雄”文化艺术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
社会治理更富成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平安桐柏”建设成效显著。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重大风险防范有力。深化诉源治理和“警司访+”,妥善处置问题楼盘、非法集资案件,推动一批信访积案化解,成功创建河南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县。
奋楫逐浪立潮头,劲风鼓帆恰此时。桐柏将持续聚焦“现代化国际碱都、全国知名茶乡、中国文旅名县、中华生态休闲康养福地”发展目标和建设“山水桐柏”“大美桐柏”“生态淮源”“幸福淮源”奋斗方向,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桐柏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
本版图片均由桐柏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