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园宜居水城。张峰 摄

南阳科尔沁肉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包装线。王凯 摄

这边“丰”景独好。杨远高 摄

新野县标准化厂房。张峰 摄

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 雷明保 摄
□同冯 王冬安 王凯
金秋九月,平畴沃野上一派生机勃发的丰收景象。经济运行质效齐升,工业经济蓄势强劲,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扎实推进……一份份稳健的答卷,见证了新野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在中原腹地,一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活力新城正加速崛起,“产城人”和谐相融的新画卷愈发清晰。
近年来,新野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一极一节点三城”发展定位和“三县一区一高地”发展目标,聚焦“六个重点”,切实加强经济调度、加快结构调整、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县域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新野县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58.0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亿元。经济结构、城乡面貌、营商环境上实现了大的跃升,全县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日益高涨,人心思进,斗志昂扬,态势良好。
产业发展企稳向好
操作简单,生产高效,一台机器人设备可完成六道工序,节省人力50%以上。近日,走进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车间里的智能机械臂是一大亮点,各条自动化生产线一字排开,200余台智能化设备正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一根根细过发丝的微型钻针格外吸睛。
“这是我们公司研发的新型钻针,是一个直径为0.1mm的钻环,在整个行业里面属于顶尖的。”南阳鼎泰高科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俊锋告诉笔者。该公司作为PCB微钻针行业的典范,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不断的自主研发,突破多个“卡脖子”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设备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全球微钻针行业最大供应商。该企业的转型,实现了从人工劳作、机械化到自动化、智能化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带动了产业技术升级。
近年来,新野县紧抓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将创新驱动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通过实施创新性企业树标引领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等一系列举措,推进民营经济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链群加速升级。坚定不移实施“产业立县、兴工强县”战略,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纺织服装、光电电子、玩具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壮群,紧盯智能装备产业园、乐迅玩具产业园、盼创新能源、喆玻科技等82个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快速实施,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速24.2%,工业用电量2.98亿度,同比增长1.49%,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质量、规模持续提升。
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千企升级”行动,建立“创生个、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的梯次培育机制,新培育宸硕新能源、中跃科技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县专精特新企业达10家;推荐鼎泰高科申报2024年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7家。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指导鼎泰高科等8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与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南阳农校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0项。推荐顺宇科技、金辉聚合、旭润光电等6家企业申报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上半年全县17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超过2亿元,研发“四有”覆盖率达75%以上。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走进河南沃歌斯智能时装有限公司的全自动裁床车间,一排排先进的自动化裁床整齐排列,工人们只需在控制终端输入指令,机器便能自动完成裁剪作业,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
据悉,河南沃歌斯智能时装有限公司于2023年8月份由新野县樊集乡从江苏招引落地,10月底建成投产,从项目立项到建成投产不足50天时间,是全县入驻项目快建设、早达效的具体范例。该项目年产值2亿元,利税15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约400个,成为新野纺织服装产业链式发展的生力军。
项目建设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底气”和“后劲”,是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牛鼻子”和“压舱石”。近年来,新野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抓项目、扩投资、促发展目标,不断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在优化服务、保障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跑出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紧盯省市重点和“三个一批”项目,按照“八快两提”要求,坚持和完善县领导“九包”、专班推进、项目周例会、一线工作法等机制,做实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上半年,101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1.9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67.4%。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19个,完成投资64.18亿元,履约率、开工率、投产达效率全部达到100%。
资金争取再创新高。抢抓国家扩大投资的政策机遇,大力谋划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国债、专项债券、设备更新改造等项目资金。截至目前,专项债资金争取方面,专项债项目滚动储备142个,储备额度103.13亿元,位居全市第二。
招商引资提质提效。高质量举办“两节一会”“猴艺文化节”,上半年,接待旅游人数340万人次,同比增长14.3%,实现旅游收入26.96亿元,新野旅游知名度持续提升。举行“三乡”暨“三顾聚才职等你来”活动,实现了从单纯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相结合的“双招双引、双技双业”转变。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个、总投资25.03亿元。完成技能培训22797人次,吸纳就业3935人,居全市第一位。
乡村振兴深入推进
仲秋时节,行走在新野县的乡镇村落里,一亩亩良田连片成方、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行行树木碧绿青翠、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处处跳动着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
今年以来,新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抓好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农业强县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粮食保障持续有力。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新建高标准农田6.5万亩,实施了投资1800万元的鸭河口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高效开展“科技壮苗”“虫口夺粮”等专项行动,夏粮播种面积80.2万亩,小麦总产量达37万吨;秋粮播种面积53.02万亩。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96%以上。
特色产业质效提升。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五大振兴,着力构建“1+3+N”产业体系。上半年蔬菜种植面积22.4万亩,蔬菜产量达100.8万吨,实现产值29.1亿元,增长5.9%。加快实施皮南牛育种创新能力提升及豫西南冷链物流集中配送中心、农副产品智慧物流园、京东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实现牧业产值10.1亿元,增长3.8%。
人居环境改善优化。完成“五美庭院”建设234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12个,持续推进5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个美丽小镇建设。完成新造林1000亩,创建森林乡村4个。全力推进歪子中心镇建设、新甸铺镇创建国家卫生乡镇。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持续完善“5+2”联动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改革开放激发活力
连日来,在南阳乐迅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玩具组装生产车间内,注塑机、全自动颗粒包装机全速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享受了新野县“跨省通办”政策红利的乐迅科技是该县以商招商的一大硕果。“自从去年11月份落地新野以来,目前已初具规模,企业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乐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振伟介绍,起初,公司还担心跨省办理手续会非常复杂,但新野县的“跨省通办”政策让他们彻底打消了这个顾虑。无论是前期的项目咨询、审批,还是后期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都可以在异地完成办理,省去了大量往返奔波的麻烦。
营商环境代表着一座城市的“软实力”,而在将其作为“一号工程”的新野县,优良的营商环境早已成为该县商事主体蓬勃发展的城市底色,造就宜商新野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悉,该县通过制定《新野县深化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打造一流产业生态的意见》,健全省评反馈问题、“群众评”“经营主体满意度”整改提升推进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精简申请材料,提高审批效率。上半年,该县新增经营主体3189家,其中,新增企业663家,新增个体工商户2498家。2022年—2023年上半年营商环境评价居全省第10名。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快地方发展的金字招牌,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形成营商的强大引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野实践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动力。”中共新野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民生事业健康发展
别致的公园景色、蜿蜒的休闲步道、多彩的花卉绿植……今年上半年,新野县人民路与纺织路交叉口口袋公园、城南路与军民渠交叉口口袋公园(和熹公园)顺利完工,并向市民全天开放,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休息、游乐、赏景、亲近自然的好地方。
“这个公园空气好、环境好、绿化好,我就住在这附近,吃完饭经常来这边遛弯,非常不错。”市民吕鹏对于新修建的公园赞不绝口。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新野县始终坚持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各领域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更新步伐加快。实施新一轮城建“十大工程”。投资6577万元开工建设纺织路东延、百宁街、文化路、大桥路西延提质工程,城市路网结构持续优化。投资475万元建成丽华月季公园、和熹公园、人民路与纺织路交叉口公园等3个口袋公园,投资800万元改造提升春风绿地广场及在水一方公园。投资400万元实施了新城大道与大桥路交叉口入城口提升改造工程。投资300万元完成汉华路、团结路、朝阳路3条道路路灯更新。
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强力实施全民参保攻坚行动,医保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发放困难群众救助、残疾人补助、高龄津贴补助等资金1.1亿元。加快推进县青少年逐梦励志训练拓展中心、县养老院、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建设。引进祥瑞万家医养公司投资550万元建成县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开展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居家服务。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抓好农民工、退役军人、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13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33人、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280人。
文教卫生稳步发展。持续推进县中医院迁建、第二人民医院新建、职教中心二期、县精神病医院、县一高学术报告厅、二高宿舍楼、新航中学宿舍餐厅综合楼、东关小学教学楼等项目建设。卫校附属医院综合楼、融媒体演播大厅、传媒(文化)中心等项目主体已完工。投资4393万元启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维修及汉城幼儿园、团结幼儿园等项目建设。“行走的医院”健康180服务注册患者7082人。实施万名中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工程和万名护工居家养老服务工程,重点人群履约人数达16.15万人,签约率100%;护工培训730人。数字医共体建设获河南省标兵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