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

奋勇争先挑大梁 “三个强县”谱新篇(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鹤壁篇)

《河南日报》 (2024年09月29日 第 14 版)

  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及浚县古城。

  河南特创生物科技公司可降解产业园生产车间。

  ①浚县快递电商村村通产业园。

  ②浚县古城游人如织。

  ③鹤壁极兔供应链有限公司厂区。

  ④夏粮喜获丰收。

  □王刚申 徐朝广 卢一鸣

  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现代物流产业正在由“1.0版”向“2.0版”跃升;全省秋作物田间管理现场会观摩活动在浚县举行,央视《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浚县玉米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推广工作;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浚县)基地揭牌运行,浚县古城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单位成功入选河南省首批夜经济集聚区……

  今年以来,浚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县域治理“三起来”等重要指示精神,锚定省委“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紧扣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加快建设工业、农业、文旅“三个强县”,大力实施县城提质、教育提振、医养提级、物流提标、园区提效“五大行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的发展答卷。

  加快建设工业强县  主导产业释放新活力

  日前,位于浚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河南特创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格外繁忙,颜色不同、型号不一的生物基可降解购物袋、包装袋快速下线后,被工人打包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出口海外。

  “在全力推动年产能12万吨一期工程满负荷生产的同时,我们正在加紧建设年产能10万吨的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最大的可降解材料制品生产基地。”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杨康介绍,他们还规划了三期工程,主要生产卫生健康、医疗器材等领域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努力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今年以来,浚县吹响加快建设工业强县号角,因地制宜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了7大产业集群18个产业链,主导产业发展更加兴旺,规上工业增加值持续上行。乐同堂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产业园2号、3号车间竣工投用,产品产销两旺、供不应求;淇航食品冷饮项目和鹤壁百顺源食品有限公司(千味央厨)建成投产。其中,百顺源食品加工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5个月18天,跑出了浚县项目建设加速度;国能浚县生物发电、科饶恩门窗入选河南省第一批工业企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特创生物产品入选省级绿色设计产品名单;成功申报智能车间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2%。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成立18个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坚持“六化”工作法,截至8月底,1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8.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2.2%。压茬推进“三个一批”项目,“三率”转化走在全市前列。实行“五专五聚”招商机制,成功举办高质量发展招商引资集中签约活动,新签约项目16个,总投资25.2亿元。实施营商环境综合配套改革,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2600余人、融资15.5亿元。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浚县主导产业之一,正积极推动电商物流与制造、商贸、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今年以来,白寺物流产业园区以电商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云仓集散四大板块为主导,大力实施物流提标行动,全力打造现代物流产业新高地,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33.4亿元,同比增长58.9%。司机之家项目基本完工,顺丰冷链物流园项目一期工程完成85%、二期正在加快建设,京东、极兔、村村通等快递企业高效运转,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显现。快递村村通项目形成对内可持续、对外可复制的浚县模式;“客货同网+多站合一”项目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我们将坚持产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突出科技创新引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不断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浚县县长蔡守业说。

  加快建设农业强县  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夏粮生产再夺丰收,小麦平均亩产581.9公斤,亩均高于全省130余公斤,持续领跑全省;卫贤镇赵岗村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853.1公斤,刷新了浚县小麦单产历史纪录……

  浚县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的历史美誉,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标兵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万亩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农业大县的浚县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盯“单产创新高、高产扩规模、全域高标准”工作目标,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91.6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95.42%。其中,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是全省最大的成方连片示范方之一,也是全省最好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

  在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浚县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小河白菜、善堂花生、新镇韭菜、浚县黄淮肉羊、浚县番茄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全县20个特色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谊发牧业、黄淮肉羊成为优质畜牧种业品牌,越来越多的“浚”字号农产品从“待字闺中”变为“大众热捧”。

  浚县今年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该县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县;不断探索“千万工程”浚县实践,创新提出浚县和美乡村“2+22”工程,谋划实施项目74个,总投资1.0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7500余万元;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统领,出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奖励办法,已培育白寺镇白寺村、伾山街道后毛村等集体经济发展典型村10个,有效激发乡村干部抓产业、抓发展热情,一幅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精彩画卷渐次铺展。

  加快建设文旅强县  千年古城绽放新魅力

  夜幕降临,浚县古城内华灯亮起、人声鼎沸。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依托“古城+两山+运河”的独特优势,聚焦“夜游、夜演、夜娱、夜食、夜购、夜宿”等业态,浚县古城吸引着众多游客尤其是年轻人前来观光旅游,畅吃畅玩。

  作为我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拥有名胜古迹300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81项。大运河永济渠浚县段和黎阳仓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浚县泥咕咕、民间社火、正月古庙会、大平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浚县先后实施68个修缮、保护项目,打造了以文治阁为中心,涵盖4条主街、8条小街的旅游核心区域,形成山水城交相辉映的古城风貌。特别是今年以来,浚县加快建设文旅强县,以5A景区创建为主线,坚持“景城一体”理念,紧密结合历史文化与现代气息,积极推进浮丘山南部森林公园、黎阳仓遗址保护展示、浚县古城琵琶岛文化生态岛、儒商文化产业园等20余个重点项目,文旅基础配套设施持续完善,全力打造“山水城一体、文旅创融合”的全域旅游格局。 

  此外,该县策划实施沉浸式灯光秀、非遗展演、实景演绎、戏曲展演等100余项文旅娱乐项目,引进文创产品、美食小吃、酒店民宿、文创市集、酒吧书屋等精致业态50余种,推出黎阳子馍、八大碗、社火锅、晒咖啡、云溪里餐吧等运河人家系列形象店铺。古城夜经济已成为该县释放消费潜力、助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以来,全县共接待游客307.5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7亿元,文旅融合的“诗和远方”总是在期待中不断刷新。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浚县坚持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民生答卷有温度更有厚度。今年以来,10件37项重点民生实事已完成25项,今年前8个月全县民生支出15.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6%。

  大力实施县城提质行动。建设路(浚内河至天宁路)、霄河路等10条断头路已通行;黎阳路、卫河路、浚州大道等7条老旧道路改造已完成;金城路、云溪路等6个排水防涝项目已完工,新谋划的8个排水防涝项目正在准备开工;卫河路贯通项目已开工,正在加速推进;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大力推进城区绿化、灯光亮化等“五大工程”,建设完成景观节点、街头游园、主要道路渠化绿化10余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持续提升。

  大力实施教育提振行动。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5个,成立浚县长丰小学教育集团;投资5788万元,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项目33个;新永基教育城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该项目的建设将推动形成从小学到高职高专的一贯制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全市第一,获评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大力实施医养提级行动。浚县人民医院全力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四位一体的医康养护综合体,被评为三级乙等医院;不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费、护理照料标准,今年以来发放社会救助资金6393.3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2953人;19个“一刻钟(15分钟)生活圈”全面提质,6个淇河书屋常态化开放运营,19个城市社区实现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

  完善县域交通路网大格局。安罗高速、国道107京港线东移改线、国道230通武线浚滑段升级改建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国省县乡村五级路网路况水平、通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今年2月浚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9月浚县“客货邮融合发展多站网资源共享”创新实践成功经验荣获交通强国优秀案例。

  “登高望远拓新路,奋力争先正当时。我们将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务实重干、勇毅前行,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鹤壁实践中挑大梁、当先锋、出重彩。”浚县县委书记王远征表示。

  本版图片均由浚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河南日报特刊 14奋勇争先挑大梁 “三个强县”谱新篇(礼赞新中国 出彩大中原·鹤壁篇) 2024-09-29 2 2024年09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