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斌
我总觉得,在古代,“重阳”这个节日,不是给老人过的,而是一群年轻人借着给老年人过节的名义,在一起聚会,畅想自己老了之后的样子,表达对长寿的向往,再献上对长者的祝福。
因为“老之将至”还早,所以喜欢张罗过这个节的,往往是年轻人。
你看曹丕给比自己大36岁的钟繇写信,陈述过重阳节的理由:“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最后随信送上一束菊花,“以助彭祖之术”,愿老师健康长寿。但“享宴高会”才是重阳节的核心内容,才不辜负那么好的天气。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战国时已萌芽,在西汉时固定下来,有了“节日套餐”:登高、食糕、佩茱萸和饮菊花酒。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记载了汉武帝时的重阳习俗:“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糕),饮菊花酒。”与重阳节登高有关的名胜很多,其中有一处特别有名。当年楚汉战争时,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在城南南山检阅士兵操练兵马,此地后被称为“项羽戏马台”。公元416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奏捷,班师路经彭城,恰逢重阳佳节,就在戏马台大宴群僚,以壮军威。后来刘裕当了皇帝,把九月初九作为登临此台检阅军队的日子,此俗被承袭下来,成为当地重阳节“登高”的保留节目。苏轼当徐州知州时正值壮年,刚带领百姓打了场抗洪抢险的胜仗,所以那一年重阳节请了王巩等好友一起欢度,留下了“我醉欲眠卿且去”“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的名句。
等到苏轼后来被贬黄州,虽然才过去三个重阳,但他的境遇和心态已发生极大变化,贬到黄州后贫苦,过去的很多朋友不再往来了,这一年重阳节,在苏轼眼里是“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在徐州登临戏马台度过的重阳是何等快意,酒在喉间花在眼前,人在高台友在身边,所以是“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好在伟大的诗人有伟大的心胸,纵凄然不颓然,还有自我安慰的振作:“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中秋节期间,我去了一趟徐州,此时距离重阳很近了。登上“项羽戏马台”到最高处风云阁,发现此地所谓“古之南山者”,确是城中高地,对周边有俯瞰之势。古代高层建筑少,重阳节于此登高远望,把酒临风赋诗,金秋的畅快、人生的适意扑面而来。这种场合没有机会悲戚,更没有时间联想到衰老。朋友间的调笑戏谑,一杯一杯不停手的菊花酒,都会冲淡诗人不合时宜的念想,把“重阳”当成是呼朋引伴欢聚的节日。古人虽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老”,有各种各样的尊称,对多少岁能过重阳节却无规定。何谓“老”,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髯变白也。”但古人等不到70岁就白头者比比皆是。李白54岁“白发三千丈”,明镜得秋霜;杜甫46岁就“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还写诗长叹:“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自己最后只活到58岁。重阳节在古代,还真不能算是敬老节,但可以算“思乡节”“会友日”,江南有些地方每逢重九日,父母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归宁”,让妇女休息一天。用现代眼光看,那不就是“妇女节”?再加上重阳节要准备许多糕点,是小孩子最期盼的——古代重阳节,简直算得上是个全民节日。
把重阳节作为敬老爱老的节日固定下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89年,我国政府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2012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又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按照现行相关法律规定,60岁以上即为老年人,“重阳节”是老年人的专属节日。算上延迟退休,我大概还有二十年才有资格过这个节日。而在医学发达的当今社会,进入60岁之后,“老年”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一直伴随到我们人生的终点。在那一天来临之前,我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我想首先要健康地变老吧。尽可能地从年轻起就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睡眠、饮食和运动三方面努力,减少病痛对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我能努力做到的。要杜绝熬夜和晚睡,拥有规律高质量的睡眠,让身体能在良好的夜间睡眠中修复机体,保障第二天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要饮食有节,不能再像年轻时暴饮暴食,要注重每餐食物的种类、搭配和摄入量,不吃宵夜,让肠胃能好好工作,身体脂肪和肌肉维持适当比例。要适当运动,每周进行有氧和力量训练,打打球,跑跑步,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然后是要快乐地变老。世界知名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丹尼尔·J.列维廷在他的新著《最好的晚年》里提到自己的父母,他们已接近85岁高龄,却依然同年轻时一样积极投入生活。“他们的容颜已然衰老,但精神面貌与50年前并无差别”,因为他们发现了绝妙的补偿机制:“情绪和心态的积极转变,丰富的阅历带来的独有优势,不时延缓着机体退化的过程。”不嗟叹,不颓唐,“积极生活,将每一天都当作获得新体验的机会”,到了60岁,或者进入60岁以后,会觉得自己依然年轻、充满活力和干劲。
如果把60岁比作人生的一座山,我觉得应该早有准备地、温和地登上那个山头,即便登山已耗费了我们大半生的精力,在山顶回首来路和人生风景后,下山时依然从容。“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但可以温和地登上那个山头。温和是早有准备,温和也是坦然接受——不要把老年当作一个衰退的阶段,要把它当成有独特需求和优势的发展阶段,这样才能在“重阳”品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滋味啊。
策划:张学文 统筹:方舟 温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