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若郡 本报通讯员 宣豫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
过去一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树牢全周期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将查办案件与做好“后半篇文章”同部署同落实,推动从严“惩”、精准“治”、有效“防”贯通融合、协调联动。
从严“惩”
高压震慑清“毒源”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割掉“毒瘤”,更要清除“毒源”。
2024年,朱是西、郭洪昌、吉建军等一批有影响有分量的案件被严肃查处;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斩断“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出台查处行贿违法犯罪行为工作指引,全省立案行贿人员1241人、移送175人;
一体推进追逃追赃,坚决防止腐败人员和涉案资产跨境流动;
……
欲要治有成效,必有惩的威慑。一年来,省纪委监委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办案为引领,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不动摇,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凌厉攻势。
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化金融、国企、粮食购销等重点领域的专项整治,清除了一批系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
紧盯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严肃查处搞在位施恩、退休回报的“期权腐败”、政商“旋转门”、“逃逸式辞职”等各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从严“惩”,全年共立案8.5万件、处分9.4万人、留置2460人、移送1447人,查办案件高压震慑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精准“治”
靶向施治开“良方”
前不久,一份纪检监察建议书摆在了郑州市林业局主要负责人的案头。
此前,郑州市纪委监委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纪检监察组在核查市委巡察组移交的林业局相关问题线索时,发现其二级机构在项目招投标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监管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该纪检监察组向市林业局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开展关键岗位风险排查,并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和招投标工作制度。
这份纪检监察建议书是我省着眼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为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我省出台运用典型案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工作办法,建立“一案三书三报告一建议”制度,推动形成办案、治理、监督、教育的完整闭环。
精准“治”,既要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查、追着问题改;又要通过查办案件促进制度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紧盯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加强对失职渎职、招投标、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案件的类案分析,摸清问题规律,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机制,着力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促进优化治理、净化生态。更好发挥查办案件的震慑、遏制、治本功效,深入排查案发单位(地区)政治生态“污染源”,既发现“病树”,又分析“土壤”,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有效“防”
以案为鉴治“未病”
“不论是素材选取还是表现形式,都能让人体会到警示教育越来越强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在观看了省纪委监委组织摄制的警示教育片《“戒尺”高悬》后,一名干部有感而发。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一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充分挖掘典型案例资源,持续丰富内容载体,督促已经“生病”的干部自觉“体检”,引导“未病”者以案为鉴。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协助省委召开全省警示教育会,编印党的二十大以来严重违纪违法省管干部警示录、忏悔录,制定廉政谈话方案,督促指导各地各单位开展廉政谈话23.3万人次;扎实做好系统内纪律教育,召开纪委书记廉政集体谈话会、全系统警示教育会、青年干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座谈会,分层分类念好党规党纪“紧箍咒”。
——常态做好警示教育。每半年印发一本忏悔录、警示录,开展“一案一宣讲”。
——积极推进清廉河南建设。印发年度工作要点,制定26项内容具体、措施完善、分工明确的任务措施,扎实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从灵魂深处铲除腐败滋生的思想根源。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一年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加大反腐败力度,下大气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做到既善于发现问题又善于解决问题,推动防范和治理腐败问题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