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雨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明确要求,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强调,从制度建设着眼,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法治保障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规则调整,更是治理思维的深刻变革。通过将市场规则上升为制度规范,使改革从“政策推动”转向“法治驱动”,是河南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关键支撑。
构建统一市场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在于制度规则的系统性整合,以法治化制度体系消除资源配置的隐性障碍。法治作为现代化治理的核心工具,通过构建统一的市场准入基准、透明的竞争规则和协同的监管框架,能够将分散的区域市场编织为有机整体。《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强调“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体现出这一关键要素对于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效能的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等法规的颁布实施。“信用河南”数字化平台的运行推动形成了覆盖全省的信用监管网络。当前工作中,制度效能释放仍需加力,这是河南以更高标准构建统一市场制度规范体系的重要立足点。具体而言,一是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强制听证、第三方评估等程序性规则,每季度开展清单事项与企业实际需求匹配度评估。二是深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省市县三级审查机制基础上,构建覆盖政策制定全周期的法治审查监督链条,通过专项整改推动审查标准从“形式合规”向“实质公平”升级。三是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法治保障体系。针对数据要素确权难题,推动《河南省数据条例》立法进程,明确数据资源权属界定、收益分配等核心规则。
健全跨区域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顺畅运行依赖于跨区域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规则衔接。法治化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能够有效破除行政壁垒,遏制地方保护主义,保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河南作为连接长三角、京津冀与中西部地区的枢纽,亟须重视跨区域协作,避免交界地带执法标准不一、司法管辖冲突等问题。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高频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加快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对此需从制度、技术、实践三层面发力。制度层面,建立中部六省执法司法协作联席会议机制,制定《跨区域案件管辖与执行协作实施细则》,明确委托调查、证据互认、联合惩戒等流程规范。技术层面,依托“豫事办”政务平台搭建执法司法数据共享库,整合交通违法记录、企业信用信息等数据。实践层面,聚焦重点领域深化协作:在交通治理中深化毗邻县执法协作机制,实践交界处超限运输车辆治理应急联动执法模式;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推动知识产权法庭与武汉、西安等地法院建立案件移送与专家咨询协作网络;在生态保护中构建黄河流域环境公益诉讼协同平台;等等。
强化市场主体权益司法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压舱石。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有力保证,也是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裁判规则统一、执行机制优化等举措,推动形成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统一的市场生态。近年来,河南省持续深化司法领域改革,市场主体权益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部分领域仍存在裁判标准衔接不足问题,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亟待深化。对此,一是继续完善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推动多省裁判文书互认与执行信息实时共享,建立知识产权、反垄断等专业领域法官联席会议制度,统一类案裁判指引。二是优化涉企案件全周期办理模式,深化“繁简分流+智能分案”改革,推广技术类案件“证据保全—快审快执”全链条服务,缩短涉企案件实际审限。三是强化数字法治技术赋能,升级“区块链+司法”平台实现电子合同一键核验,打造大数据服务体系,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完善市场服务法律供给体系。当前,随着数据交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的涌现,市场主体对合同审查、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服务的需求激增。完善法律服务体系,不仅能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更能通过事前风险防范提升市场运行效率。这不仅是《河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及整合法律服务资源的规范要求,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战略考量。当前河南已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然而,省内法律服务资源仍存在分布不均衡问题,各地市律师数量差异显著,基层法律服务供给仍待加强。需要构建“基础服务普惠化+专业服务定制化”的立体化法律服务体系。一是实施县域法律服务强基工程,重点向律师数量较少的地市倾斜资源,在县域推广“一园区一法律服务站”模式,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组织律师团队定制风险防控、合同示范文本等标准化工具包,让基层企业“找得到人、用得起服务”。二是打造全周期数字法律服务平台,集成电子合同存证、涉外法规检索等功能,打通与海关AEO认证、跨境电商综试区数据接口,降低高频事项服务成本。三是组建新兴领域法律服务联合体,依托郑州国际陆港联合沿线省份律所建立专家库,为省内有进出口实绩的1.31万家外贸企业定制数据确权、跨境支付等专项服务,通过“一企一策”合规指引防范海外经营风险。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