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瞎村”变“光明村”

《河南日报》 (2025年02月20日 第 07 版)

  □本报通讯员 黄玉明 闫洪超

  “多亏新明返乡创业,村容村貌才有了大变化,要不咱村晚上还得‘摸瞎’!”“听说最近要建物流快递收发点,生活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天气渐暖,周口市川汇区李埠口街道王保初楼村的村民们,傍晚在路灯下聚在一起,说到从浙江返乡的孙新明,心中充满了许多期待。

  王保初楼村有2000多人,曾经由于发展滞后,村内道路坑洼,又没有路灯,被村民吐槽为“摸瞎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村前后有700多名村民外出务工,孙新明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浙江务工10多年,挖到“第一桶金”后,2016年返乡创业,2020年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2023年以来,他抓住国家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机遇,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对全村道路都进行了硬化。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修路工程机械还没撤走,村里风言风语就起来了:“估计有人从中捞了‘油水’!”“路是修了,没有路灯,晚上出门不还得‘摸瞎’!”

  “唾沫星子淹死人!那时,别说再装路灯了,撂挑子的心都有!”孙新明说,2024年年初,正当他进退两难之际,区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依法打击诬告陷害行为、为干部澄清正名行动,重新点燃了他干事创业的激情。

  很快,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入村,广泛宣传《关于鼓励干部干事创业,依法打击诬告陷害行为的若干规定》,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公开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等,为村组干部澄清正名。

  “人心齐,泰山移”。2024年下半年,卸掉思想包袱的孙新明,带领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很快就让人居环境整治、安装路灯、沟渠整治等惠民举措“多点开花”。如今的王保初楼村,风清气正,宜居和美,干群关系密切融洽。

河南日报基层之声 07“摸瞎村”变“光明村” 2025-02-20 2 2025年02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