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土耳其文化中心主任 阿尤布·撒勒塔史
□本报记者 童林 见习记者 李思瑶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金淼
“汉字是伟大中国文明的镜子。”4月20日,土耳其汉学家、北京土耳其文化中心主任阿尤布·撒勒塔史在安阳参加2025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时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对汉字与中国文明的深刻理解。活动期间,他还出席了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承办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题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于安阳,承载着三千年文明演进的轨迹。“中国文明的伟大确实体现在中国文明的延续性和影响力。”阿尤布·撒勒塔史指出,中国文明的伟大不仅在于其无断代的延续性,更体现为对亚洲国家的深远影响。正如拉丁文明塑造了欧洲的文化基因,中国始终是亚洲文明的精神坐标。“要理解亚洲文明,必须从解读中国开始。”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阿尤布·撒勒塔史提到学习汉字和学习汉学二者可以互相促进。在华生活多年的他有着读报的习惯,并注意到中国报纸常引用古文和成语,与西方媒体纯粹使用现代语言形成对比。“虽然中国重视现代化,但不是盲目地学习西方,也会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日常书写中的文化传承,正是汉字生命力的见证。在阿尤布·撒勒塔史眼中,日常生活中古文和成语的运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字和当代世界的交融”,正因如此,“汉字是中国文明的镜子和中国人民的骄傲”。
未来如何扩大汉学和汉字的影响力?阿尤布·撒勒塔史表示,中国在推动汉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期待安阳能够建立相关研究中心并走出国门举办文字大会,让海外汉学家有机会参与文字盛会,让更多人了解到汉学和甲骨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