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更多的生育友好岗(众议)

《河南日报》 (2025年04月30日 第 09 版)

  □房清江

  4月28日,在《2025上海民生访谈》节目中,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佳瑛在回应上海生育友好岗试点情况时表示,支持用人单位将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工作环境友好的岗位设置为生育友好岗,原则上提供给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劳动者,工作量和薪酬基本不变,已有4000余人受益。(据4月28日澎湃新闻)

  职场与家庭的两难抉择长期困扰着一些女性。全国妇联调查显示,82.7%的全职妈妈渴望重返职场,但传统用工模式的刚性约束使得一些人陷入“退则失经济保障、进则失育儿时间”的困境。上海的生育友好岗通过保留原岗位薪酬待遇、允许弹性工时等制度设计,创造了兼顾生育与工作的中间地带,已让4000余名女性兼顾育儿与职场发展。还有更多地方类似的妈妈岗试点,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效,这表明生育友好岗是缓解女性生育与就业矛盾的可行路径。

  但要让生育友好岗真正惠及更多群体,必须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协同的成本分担机制。企业设置弹性岗位意味着人力成本增加,仅靠道德倡导难以持续。上海推出的产假社保补贴政策具有示范意义——对用人单位为产假员工缴纳的社保费用给予50%补贴,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保障了女性就业权益。这种“政策托底+企业让利”的模式,应当成为各地推广的基准范式,精准补好激励短板。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长效机制建设需瞄准三个维度精准发力。首先要搭建供需对接桥梁,相关部门可联合妇联建立生育友好岗信息平台,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将企业释放的弹性岗位与生育女性的就业需求精准匹配。其次要完善政策激励体系,对提供妈妈岗的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岗位补贴双重支持,对设立哺乳室、托管驿站等设施的企业实施资金补贴。最后要重构生育保险制度,将企业为生育员工支付的社保成本纳入统筹分担范畴,降低用工顾虑。

  当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企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日益完善,生育友好岗必将从零星试点发展为常态化的用工模式。这不仅能纾解千万家庭的育儿压力,更将在人口结构优化的进程中,书写女性权益保障与经济发展共赢的新篇章。

河南日报评论 09期待更多的生育友好岗(众议) 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