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之春

《河南日报》 (2025年05月07日 第 11 版)

  □刘福智

  沿着郑州市向北的公路前行,就能抵达黄河南岸花园口。春草抽芽,新蕾绽放,桃林披上片片红云。公路两侧钻天杨才绽开鹅黄嫩芽,婆娑垂柳已生出翠绿新叶。在那一直铺展到天边的麦海中,缀着几条金光灿烂的黄色带,那是油菜花明丽夺目的色彩。水泵突突喷出高昂水柱,来自黄河的水欢畅地流向一片碧绿的无边稻田。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似乎没有尽头。这里就是郑州北郊、黄河南岸的花园口。

  提起花园口,人们都会想起1938年那场震惊中外的大水灾,形成了54000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漫长的历史中,黄河大小决口有一千余次,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深重苦难。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没有一次决口,而且黄河水开始按人们的意愿浇灌两岸土地。花园口迎来了它真正的花园般的春天。

  花园口周边村落,隐没在团团烟柳环抱中。村旁水稻秧田里秧苗碧绿,在和风丽日下滋长。登上黄河大堤,看到黄河水面大阔,几只雪白江鸥在河面上自由翱翔。河堤上果木成林,空气里洋溢着醉人芳香。向北遥望,只见雾气笼罩下的远方横着一条淡青色,那是河心沙滩,因为人迹罕至,成了鸟类天堂,能看到很多鸟窝,听到好多鸟乱鸣。

  花园口镇党委办公室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当年毛主席视察黄河的巨幅油画:毛主席风尘仆仆,席地而坐,凝视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仿佛心中已展开了治理黄河的蓝图。办公室对面墙上,挂着毛主席题词: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有了黄河水的灌溉,花园口人开始种植水稻,此地水稻口感好,是花园口人的骄傲。

  20世纪70年代,花园口实施引黄入郑工程。4根巨大水管将黄河水抽到提灌站,净化处理后输入自来水管线再输入郑州市区。如今,黄河水滋养着这个人口超过一千万的特大都市。

  郑花公路东侧黄河南岸不远处有大河村,此地发现了5000年前的村落遗址,迄今仍能看到一段历数千年岁月挺立不倒的1米高土墙。郑州人的先祖在此辛勤耕耘。我好像看到了他们的播种和收割,听到了他们的欢笑和叹息。

  春风在花园口漫游,春光在花园口闪耀,好一个花园口的春天!笔者要用《风入松·郑州黄河游览区写意》结束此文:“楚河汉界阻西东,漫漫大河行,长桥飞架通南北,乘游艇、雪浪飞惊。白鹭成群远猎,青鱼火灶香烹。母亲坐像抱娇婴,月季绽花坪。炎黄怎料当今景,五千岁、今日升平。极目阁中遥望,邙山漫漫西行。”

河南日报人文周刊·中原风 11花园口之春 2025-05-07 2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