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区:“党群微家”的“暖心+”(深度聚焦)

《河南日报》 (2025年09月19日 第 08 版)

  □本报记者 李琳 杨之甜

  “以前办高龄津贴得绕俩小区跑,现在下楼进‘党群微家’,网格员手把手帮着弄,十几分钟就搞定!”9月14日,在安阳市文峰区永明路街道建安社区紫薇壹号B区,居民张大妈说起家门口的“党群微家”,话里话外全是满意。

  这个由物业用闲置房改造而来的700平方米空间,不仅解了3800多户居民“办事远、活动少”的愁,更成了文峰区用党建串起基层治理、把服务送到“家门口”的好法子。

  “早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德宝小区,紫薇壹号小区的居民过去办事,光过马路、找门脸儿就得折腾半小时,遇上刮风下雨更不方便。” 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洁还记得,“以前网格员在社区坐班,小区里的水管漏水、邻里拌嘴这些小事,等发现都已经成了‘老大难’。”

  为了打通“堵点”,2023年9月,建安社区党支部拉着物业、居民代表一起商量,拾掇出来两层闲置用房,改成了有邻里会客厅、网格工作站、匠人工坊、红色小讲堂的“党群微家”,还让3名专职网格员从“办公室坐班”改成“小区驻点”,跟物业一块儿搞“全岗通”服务——居民不管是办灵活就业补贴、残疾证,还是想参加观影、健康讲座,下楼就能找到地儿。

  截至目前,“党群微家”已经帮居民办了50多件实事,搞了30多场活动,开了12次邻里议事会,化解了31起物业纠纷、邻里矛盾。“前阵子家里厨房漏水,找物业没头绪,到‘党群微家’跟网格员一说,当天就联系师傅来修好了,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居民王彭博的念叨,正是“党群微家”接地气的最好证明。

  “党群微家”也是党员的“充电站”。“在这里能过组织生活,还能跟老党员一起学红诗、做服务,心里踏实!”退休党员徐和平是“党群微家”的“老熟人”,两年来,他牵头搞的“红诗会”从没断过,每周都带着小区党员读红色诗歌、讲革命故事,让红色教育不枯燥、有温度。

  它还是干事的“大舞台”。今年4月,社区排查消防隐患,374名“双报到”在职党员主动报名,下班后天黑了还挨家挨户敲门,周末也不歇着,10多天就把全小区1499户都查了个遍;平日里,党员志愿者帮独居老人买菜、陪留守儿童写作业,把“党员先锋”四个字落到了实处。

  紫薇壹号B区的好做法,很快在文峰区全面铺开。今年6月,安阳市文峰区委组织部专门出台方案,照着“党建引领、便民高效、节约实用”的路子,把小区里闲置的仓库、物业空房都利用起来,按“有标识、有功能、有设施、有队伍、有机制”的“五有”标准,批量建“党群微家”。

  如今,该区28个“党群微家”都已经用了起来,同时搭起了“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服务网。从改造空间,到沉下资源、提效服务,这些散落在小区里的“小阵地”,正托起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大民生”。

河南日报地方观察·安阳 08文峰区:“党群微家”的“暖心+”(深度聚焦) 2025-09-19 2 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