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琳 赵阿娜 本报通讯员 梁亚杰
一边是乡镇卫生院床位设备闲置,一边是养老机构“有养无医”——县域养老的结构性矛盾,曾是许多家庭的心头难。而在安阳县,这场困局正被悄然破解:养老服务“搬进”卫生院,医养结合让“老有所医、老有所养”从愿景照进现实。
9月15日,记者走进安阳县瓦店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楼前的彩色橡胶防摔地面格外醒目,中心里的双人间敞亮如自家卧室,防滑地砖、床边护栏、墙沿扶手把安全细节拉满。康复室更热闹,四肢联动机、平衡杠等器材齐全,老人们正在康复师与护工的照护下积极训练。
这里的医疗团队更让老人安心。专职医生每日巡诊,公共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按需服务。“医生护士比子女专业,孩子们在外工作也放心,我还想康复后去旅游!”在此入住的刘大爷笑意盈盈。
“老人在同一张床位,健康时可获常规医养照护,患病达住院标准时无需转床,床位即刻转为住院模式,实现‘零时间差’救治,这种医养无缝衔接的模式,获得老人及家属一致好评。”该中心副主任、主治医师杨文杰介绍。
破解养老难题,制度保障是关键。安阳县委、县政府牵头建立协调机制,定期梳理解决医养结合中的堵点难点,通过整合乡镇敬老院与卫生院组织架构、卫生院增设养老科等举措,9个乡镇敬老院已移交5个卫生院统一管理,彻底打破“医”“养”体制壁垒。
资源整合催生实效。该县重点打造白璧、崔家桥等5个乡镇医养结合健康服务中心,高标准改造后新增养老床位340张。“以前老人看病,家属在敬老院和卫生院间来回跑,现在‘两院合一’,省去不少麻烦。”白璧镇卫生院院长牛兵鑫的话,道出了家属们的心声。
医养服务好不好,细节见真章。安阳县以“五化”建设织密精细服务网,设施标准化打造适老环境,精准化评估定制康护方案,规范化管理保障24小时应急响应,科学化膳食融入中医理念,专业化照护组建“医生+护士+护工”团队。
“医护更用心,老人更安心。”崔家桥镇医养服务中心负责人宋利芳说,“五化”建设让温情渗透服务细节,赢得老人和家属的广泛认可。
立足乡镇实际,5个医养服务中心各有侧重。白璧镇作为全县“两院一体”核心,服务建成区老人,突出康养与专业医养;崔家桥聚焦集中供养老人,“敬老院进卫生院”坚持兜底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细致关怀与全面服务;瓦店镇针对失能、半失能老人,打造一体化服务保障生活质量;北郭乡面向远城区及中端养老需求老人,提供适宜服务;永和镇收治各类老人并提供全方位医养服务。
“我们将深化‘医中有养’‘两院一体’模式,构建‘医疗机构+服务中心+服务站+家庭’全链式体系。”安阳县卫生健康委主任张进龙表示,未来将把优质医养服务送到更多老人身边,为县域养老提供可复制的“安阳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