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古河贾鲁河穿城而过,郑州都市圈向海图强。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沿黄生态廊道。

中牟工厂已成为东风和日产全球皮卡生产及出口基地。

欧帕重型码垛机器人系列设备。

位于中牟新区的河南省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基地。本版图片均由中牟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供
□熊金山
当“十四五”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位于中原腹地、黄河之滨、郑开核心的中牟,将如何作答?
“十四五”以来,中牟秉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中承压前行、向难求成,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战略实施取得新突破、创新动能彰显新成效、产业崛起构筑新高地、发展环境迸发新活力、生态名片擦亮新成色、城乡融合展现新面貌、民生福祉增添新温度,面对新发展使命,中牟成功探索“区县合一”的发展路径,以河南中牟新区的崭新姿态,推动郑开同城化进程加速前行。
坚持提质增效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四五”以来,中牟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总基调,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构建巩固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文旅文创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坚持项目为王扩投资,5年间125个省市重点项目纷至沓来,总投资1661.7亿元,只有河南·戏剧幻城、郑州机动车质量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园、省道312、安罗高速等一批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相继落地或建成投产,助力中牟2023年以来连续2年保持6%以上的较高增速。
特别是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跨越500亿元大关,攀升至“十三五”末的1.15倍。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投资潜力、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领域连年位居全国百强县。2023年至今,经济综合实力连续3年登上县域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
地处郑开同城区域核心地带,郑开同城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河南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中原科技城协同发展区等国家战略和省市部署在中牟汇聚,中牟抢抓新区建设契机,推动多项战略叠加生效。
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实质突破。2024年11月16日,作为省委、省政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重要指示精神具体落实举措的河南中牟新区正式揭牌成立,被赋予郑开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文化旅游创意融合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拉开了中牟跨越式发展新序幕,助推郑开同城化发展步入新阶段。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有效落实。走进中牟黄河辖区,防洪工程气势恢宏,堤防整洁美观,花海姹紫嫣红。推动赵口涵闸改建、杨桥险工等重点工程建成投用,大力推进“数字孪生黄河”建设,建成52处公共视频、4处根石预警监测点等智慧防线,实现对河势、工程的实时监控与自动化管理,守护黄河安澜。
中牟积极承接“两城一谷”外溢科技成果,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对接。“十四五”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由52家增至117家;省市研发平台数量增长25%;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1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增长27.5%。
积极对接哈工大郑州研究院、北理工郑州研究院、郑州大学等13家大院名所,收集技术成果1300余项,推动高端创新成果加速向中牟汇聚。
5年间,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巩固,郑州日产“绿色高效汽车柔性涂装关键技术与应用”科研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仁合熙德隆通过2024年外国专家工作室评审,实现中牟外国专家工作室零的突破。
坚持集群发展 产业崛起构筑新高地
依托两个省级开发区,产业集群加速成型,推动发展驱动力量从传统要素向新能源汽车、文旅文创、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更加现代化、高级化。
现代服务业多元发展。“十四五”以来,中牟将文旅作为战略支柱产业和县域核心竞争力。依托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布局只有河南、方特、海昌、建业电影小镇等八大主题乐园,中牟成为“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5年间,累计接待游客超1.3亿人次,是“十三五”的2.2倍,近3年每年接待游客数持续稳定在3000万人次以上。先后获评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国旅游创业创新示范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等。文旅带动产业链条向数字产业、总部经济、时尚消费等业态延伸,“在河之洲”休闲街区、海昌海洋公园二期、鼎革影视基地、郑州时尚产业园等项目纷纷布局,呈现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产业集聚态势。
先进制造业提质发展。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集聚汽车企业400余家,其中整车生产企业7家,规模以上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45家,形成“研发、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销售服务、质量检测”的完整产业链条,是全省首个国家级专用车产业集群,汽车配件产业链是全省最具竞争力产业链30强之一。
其中,郑州日产国内皮卡市场占有率常年第一;郑州红宇爆破器材运输车、冷藏保温车年销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比克电池拥有专利1000多项,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企业;郑州新交通已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板簧生产企业;欧帕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欧帕MR-1600重型码垛机器人系列设备成功申报2024年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连续承办2023年、2024年中国(郑州)智能网联汽车大赛,承办2024年至2025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并将成为后续几年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举办地。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13个农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库,3个农产品入选河南省豫农优品名录库,“中牟优农”品牌体系现有产品53个;中牟大蒜、中牟西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万邦集团“买全球、卖全球”,农产品年交易量突破2000万吨、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是西果东输、南菜北运、北粮南调的重要集散地;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园是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同步引进种植养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上下游企业,“产购储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加速构建。农文旅融合业态发展迅速,2024年农业农村游吸引游客近1000万人次,约占旅游总人数30%,九堡村打造成为农村旅游新标杆。
同时,在稳固三大主导产业基础上,优化发展模式,推动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产业加速成势,氢储能、前沿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
坚持深化改革 发展环境迸发新活力
中牟锚定“六最”营商环境目标,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在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获得全省优秀等次,并在郑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奖中获得A类先进单位等次。
创新开展“一单位一改革”“千人评科长”等活动,孵化出标准化厂房分割登记、普惠金融服务港湾、智慧水务等典型案例。政务服务改革纵深推进,2461项事项“应上尽上”,全程网办率达93%,666项事项“免证办”、315项“跨省通办”,“郑好办”中牟分厅上线109项特色应用,500余项高频服务实现“掌上办”。拓展“跨域通办”服务网络,2024年与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签订“跨省通办”框架协议,推动149个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2025年与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签订合作意向书,设立“郑开同城”服务专窗,实现88项业务跨区域通办。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投资兴业,“十四五”以来,新项目签约额达1825.7亿元,新增经营主体35989户。
“十四五”以来,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加力推进,城镇化率从“十三五”末的61.33%提升至2024年的67.66%,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优化至2024年的1.37:1。
5年间,中牟积极融入同城交通体系,新增国省道路里程64.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道路密度达300公里,全省第一。高速公路出入口增加至9个,全区15分钟车程可上高速。2024年年底,郑州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中牟成为全国17个通地铁的县域之一。
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55个,精品村3个,成功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官渡先导区,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创新实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积极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2023年荣获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称号。创新乡村治理制度,姚家镇入选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乡镇,七里店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农村公路150公里,获评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中牟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走好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降碳。“十四五”以来,大力推动民用煤“双替代” 工程,实现平原地区散煤动态“清零”。挖掘新能源使用,392兆瓦风电项目成功进入省前期库,光伏并网规模309兆瓦。8个地热能供暖项目替代传统供热面积43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充电站148座,建成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796个,另有3个加氢站项目加速推进。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绿色工厂15家,加快建设绿色制造业体系。
减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4年好转,重污染天数减少一半;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建成投用,黄河干流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成功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县,连续5年入选“最美中国榜”。
扩绿。“十四五”以来,累计建设生态廊道建设7条,绿化总长度66.997公里,完成新造林6000亩,森林抚育29000亩;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4个,省级森林乡村46个,栖息驻足的鸟类种群2024年达到290种,较2019年增长7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升至23.89平方米,实现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美景。
坚持发展为民 民生福祉增添新温度
“十四五”以来,坚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着力点,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看教育。省实验、郑州一中、郑州四中等省市名校落地中牟,县域内成立各类教育集团19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所,新聘研究生学历教师378人,先后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示范县”,获评县域教育百强县。5年间,一本上线人数增加77%,本科上线人数翻番。
看医疗。郑大三附院、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在中牟开门迎诊,县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新增床位723张,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完成,与北京协和、上海肝胆等国家级名院,河南省骨科医院等省级医院加强合作共建,危重症救治成功率提升至91.5%。
看就业。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7个,开展各类招才引智活动181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4万人,城镇就业1.61万人,技能人才5万人。
看社会保障。新增医养中心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4个,日间照料中心20个,完成35个老年助餐场所建设,累计救助低保、特困等困难群体17.19万人次。
看安全托底。高度重视普法教育,举办各级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2600余场次,成功创建郑州市法治乡镇(办事处)7个,郑州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40个,八类主要刑事案件和刑事类警情连续5年下降。持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治隐患7.8万余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率超99.3%。
当前,中牟新区站在历史发展新起点,将牢记殷殷嘱托和历史使命,以桥头堡、示范区、主战场的全新身姿,在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先行先试、担当先锋,努力在推动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贡献更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