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行河南省分行支持周口小集港项目建设。

农行河南省分行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农行河南省分行服务开封兰考县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以来,全省金融运行持续向好,总量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保持历史低位,为经济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提供了有力保障。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更加稳固有力,金融服务“两高四着力”如何更加精准有效?为深入了解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农行河南省分行”)在聚焦“两高四着力”方面的战略定位、核心举措、创新实践及显著成效,特别是在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面的具体行动,近日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耿曙明接受了访谈。
问:“两高四着力”为河南未来发展擘画宏伟蓝图。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农行河南省分行如何定位自身角色?聚焦“两高四着力”及省委、省政府部署,贵行有哪些顶层设计与资源倾斜举措?
答:农业银行是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也是服务支持河南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重要金融力量。全面融入、全力服务“两高四着力”是农行的职责和使命。
一方面,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机构和人员布局优势,营业网点1100多家,员工近2万人,服务客户总量近6000万户,在国有大型银行中都是最多的。同时不断完善产品体系,持续加大金融供给,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深入实施数字化经营。聚焦“两高四着力”及省委、省政府部署,我们提出了全面打造“贡献大、服务优、效能高、文化强”的高质量发展标杆行,以此为目标引领,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农行力量。
另一方面,我们紧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将金融资源精准配置到农业农村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满足“三农”多样化金融需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做优农业强省建设金融服务,全力服务“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
具体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战略引领。我们紧跟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出台了服务“两高四着力”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服务制造业、科创企业、民营经济等14项具体任务。同时,在全行构建了“党委统筹+部门推动”的工作机制,每项工作任务均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党委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推动各项工作抓出实效、取得实绩。
加强合作联动。我们深化与各级金融办、农业农村部门、发展改革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密切跟踪各级党政配套政策措施,结合自身实际落实落细,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最大程度释放政策红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倾斜政策资源。我们在信贷规模、财务投入、人才配备上加大力度,比如,近三年每年校园招聘大学生不低于1100人,其中安排到县域不低于800人,全力服务支持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实施。同时,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要客户,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推动金融资源效能和“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深度匹配,把各项战略部署都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效。
问: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农行河南省分行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在保障河南粮食安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和美乡村、促进文旅消费复苏等方面,农行有哪些关键举措?特别是通过科技赋能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农行有哪些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能否分享代表性案例?
答: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农业强省放在“四着力”的首要位置,体现了党中央对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因农而生、因农而兴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乡村振兴既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的职责使命,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健全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我们紧跟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出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系列文件,构建“1+4”考核体系,配置专项战略资源,确保中央决策在农行河南省分行落实落细。落实中央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把服务乡村振兴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职考核,建立“书记委员项目”清单,实施班子成员挂点帮扶机制;搭建政银合作桥梁,推广“金融特派员”模式,累计派出40名科级及以上干部、65名“第一书记”到政府挂职。深化与省农担、省粮担等23家担保机构合作,缓解“三农”客户抵押担保难题,合计授信近300亿元。
二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打造粮食金融服务特色银行。我们立足河南粮食生产大省实际,持续加大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金融供给。截至今年9月末,全行粮食重点领域贷款较年初净增93亿元,同比多增21亿元,居省内国有商业银行首位。我们把高标准农田作为服务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在同业中首创“五位一体”商业服务模式,累计为9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投放贷款11亿元,服务成效居全国农行系统和省内商业银行前列。我们始终坚持把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为中原农谷、周口农高区等重点区域制定专项服务方案,常态化走访种业阵型企业、制种大户等各类经营主体,累计发放经营贷超90亿元;为洛阳现代农机装备集群定制“农机贷+惠农分期”产品组合,全面服务农机头部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农机户超20万户。我们在农行系统内首创农户贷款“专项建档+”作业模式,抢抓春耕、三夏、秋收等关键农时节点,累计为粮食产业客户投放贷款超900亿元;同时,为粮食收储经营主体提供智能POS、掌上银行等服务,着力提升资金结算服务效率。
三是顺应产业融合趋势,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我们紧跟省委、省政府万亿级食品等产业集群建设步伐,突出龙头带动,强化链式服务,着力提升乡村产业服务质效。截至9月末,全行乡村产业贷款较年初净增202.2亿元,增速达28.4%,高于全行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一方面,培育壮大“链主”企业,主动对接全省4000余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户摸排金融服务需求,“一户一策”提供综合服务方案,累计服务客户超900户,投放贷款超185亿元。另一方面,精准支持“链群”发展,分层对接“6+18”乡村富民产业链群,以一项目一方案一授权等助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用好财政贴息奖补等增量政策,与省农业农村厅共同推广“投贷保”一体化服务模式,推动设施农业全链条发展。
四是抢抓城乡融合机遇,支持和美宜居乡村建设。我们聚焦全省16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强化产品创新推广,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发展。截至9月末,乡村建设贷款较年初净增50.5亿元,年增速达8.9%。在服务农村基础设施提质上,我们主推乡村人居环境贷、水利贷等融资产品,累计投放贷款超32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农村水电路气暖等民生项目建设。在支持农村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上,我们积极对接县域医共体、中等职业学校、养老机构等领域重点服务对象,针对性创新县域医院流资贷、教育机构贷、养老机构贷等专项产品,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相关贷款超60亿元。在助力文旅融合上,我们以满足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及民宿客群资金需求为重点,打好“旅游景区贷+乡旅贷+休闲旅游乡村贷”的产品组合拳,累计为文旅产业投放贷款40亿元。
在科技赋能破解涉农主体融资难方面,我们的主要创新做法有两个:
创新“智慧畜牧贷”产品。我们依托智能耳标、电子围栏等物联网设备,运用大数据、图像分析等技术,在同业首创“智慧畜牧”场景。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以牲畜活体为抵押物的“智慧畜牧贷”产品,将活体牲畜变为数字牲畜,实现银行风险防控和企业资金需求之间的平衡,有效破解畜牧养殖客户融资难题,截至9月末,累计投放贷款超40亿元。比如,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存栏量达2000多头牛的畜牧养殖企业,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公司发展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主动为其注册智慧畜牧场景,安装智能耳标,并以760头肉牛为抵押物,发放500万元贷款,较好地解决了企业资金困境。该企业运用贷款资金购买了400头肉牛,带来近千万元营业收入。
创新推广“e推客”。我们践行“让百姓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的金融服务理念,强化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联合推出“政府部门推荐+农行上门办贷”的服务模式。县乡政府、村“两委”通过农行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推荐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将原有的线下纸质流转搬到线上,简化各环节手续,提高办贷效率。截至目前,全行实现线上贷款推荐11.23万笔,授信金额114.8亿元。比如,商丘民权县金融服务中心通过注册我行“e推客”场景,为136个行政村提供贷款推荐服务,推荐笔数达1055笔,我行成功授信3.5亿元。
问:金融“五篇大文章”是近年来国家金融发展战略框架,在这方面,农行河南省分行近年来有哪些战略谋划和实践举措?
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做好“五篇大文章”,既是国家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商业银行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们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统筹谋划,积极实践探索,优化金融供给,在中原大地奋力书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农行答卷。
在科技金融方面,我们通过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专营支行+科技专业服务网点+科技金融服务团队”的科技型企业专属服务体系,让各项差异化支持政策发挥最大效应,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近年来,围绕河南7大先进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落实“五个一”(即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服务图谱、一个推进方案、一套支持政策行动方案),实施“一链一策一批”行动,推出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科捷贷等专项产品,加大对链主企业、核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今年累计投放制造业贷款超390亿元,增速达36.5%,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幅50.8%,居全省金融同业前列;累计服务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28家,投放贷款超90亿元。
在绿色金融方面,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主线,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省水利厅和黄委会等机构合作,建立绿色重大项目库,对入库项目优先调查、限时办结、快审快放。同时,在贷款定价、信贷规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实施“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工程,提高绿色信贷专业化服务水平。截至9月末,绿色信贷余额1064亿元,年增速达41.9%,居全国农行系统和省内国有商业银行首位,重点支持了贾鲁河生态绿化、伊洛河生态治理等项目。
在普惠金融方面,我们全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与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等政府部门对接,强化与增信机构合作,打造抵押e贷、科技e贷、保理e融等多维产品服务体系,主动上门走访对接重点客群需求,探索推进“现场+远程”作业改革,推出“微捷贷·产业链模式”,持续提升小微企业办贷效率。截至目前,累计走访小微企业35万户,授信1330亿元,发放贷款1303亿元,首贷金额106亿元,授信户数、累放户数、首贷户数等均居省内国有商业银行首位。
在养老金融方面,我们立足河南人口大省省情,发挥城乡联动优势,着力打造“有广度、有厚度、有温度”的养老金融特色银行。积极对接各级财政、人社部门,累计发放社保卡2000余万张,代发社保资金240多亿元,设立社保便民服务网点238家,服务社保客户140余万。聚焦养老机构建设和银发经济产业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截至9月末,养老行业贷款规模接近翻番,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打造14家适老化服务示范网点,全部营业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今年以来,已经提供上门服务5200余次。
在数字金融方面,我们做好掌银“大字版”“乡村版”服务推广,增加涉农贷款、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等特色功能,进一步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截至9月末,全行掌银月活客户1655.11万,居全国农行系统和省内银行同业前列。积极开展政务、“三农”等重点领域场景服务推广,率先推行“整县推进”智慧校园场景建设模式,今年以来已为44个县(区)上线智慧校园,服务1578所学校。
问:提振消费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抓手。农行河南省分行在满足居民合理住房需求、支持汽车等大宗消费、促进文旅消费复苏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信贷支持和消费金融创新?
答: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部署要求,聚焦提振消费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坚持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做出更多实物工作量。
在服务住房需求方面,我们紧跟住房制度和发展模式改革方向,因城施策,区分刚性置业和改善性购房,推出新市民安居贷、农民安家贷等专项产品,满足新市民就业安居、农民工进城购房需求。今年前9个月,累放个人住房贷款190.1亿元,服务3.8万户居民安居置业。
在提振消费方面,我们推出“集团e贷”“随薪贷”“尊悦贷”等产品,优化办贷流程,更加贴合重点领域、重点客群的消费信贷需求,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潜能;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确保将国家政策红利惠及广大金融消费者。截至9月末,全行个人消费贷款净增53.95亿元,居农行系统第三位。我们与商务厅、200余家主要汽车经销商联合开展“千城万店·农行汽车节”品牌车展活动,简化信贷服务流程,让居民购车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截至9月末,全行汽车分期净增11.7亿元,服务近万名客户。我们始终把服务支持文旅消费作为全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之一,一方面加快推进景区、酒店、餐饮、购物等重点消费场景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目前已为白马寺、老君山、清明上河园等景区上线智慧旅游场景;另一方面,与中石化、美团、滴滴出行等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优惠活动,提升客户外出旅游积极性;此外,优化外卡受理服务,推出“零钱包”业务,进一步提高外籍来华旅游人员支付便利性。
问:展望未来,农行河南省分行将如何进一步深化服务“两高四着力”,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服务质效方面,还有哪些新的部署和规划?您对金融在推动河南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有何期许?
答:“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河南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从四方面深入贯彻落实:
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发展、经营管理、风险防控等各方面各环节。着重抓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继续保持每千家营业网点投诉量、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省内国有银行最优水平。
突出主责主业,聚焦农业强省建设,围绕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等重点领域,持续向“三农”县域倾斜更多金融资源。确保各项贷款增量保持金融同业前列,贷款增速持续领先全国农行系统和省内同业机构平均水平;“三农”县域、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领先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水平,其中县域贷款增量贡献占比超70%。
加快改革转型,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同时,主动推进自身内部改革转型。抓实数字化转型工作,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重塑运营管理流程,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与高效管理;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强化合规文化建设,提升内部协同效率,进一步释放组织活力,以实现自身“效能高”走出落实“两高四着力”的农行路径。
守牢风险底线,坚持审慎经营,强化全面风险管理,确保全行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保持省内金融同业最优水平,以自身风险管控的稳定性助力维护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
对下一步金融推动河南现代化建设有三点倡议:一是金融机构进一步形成合力,围绕重点领域搭建协同平台,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二是财政政策与金融工具进一步深度结合,通过政府增信、财政贴息等方式,更大程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破解融资贵难题。三是各部门各机构的金融创新要更加贴近河南实际,坚持需求导向,结合河南产业特点、客群结构、民生需求,创新更多“接地气”的金融产品。
(李澎 整理)
本版图片均由农行河南省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