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疆
10月15日,笔者去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参观,正好赶上学校课间操。学校老师介绍,每周一、三、五是特色民族舞蹈课间操时间。我们一行非常感兴趣,立刻赶去观看。操场上,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欢快的民族音乐中翩翩起舞。这是学校自编自导的特色节目,一个课间操包括了西藏各地的特色舞蹈,西藏的6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一个都不能少。
那曲的中学为什么建在了拉萨?这就要提到西藏的异地办学政策。那曲市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地理特征就是高寒缺氧。为了让高寒地区的孩子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西藏从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异地办学,拉萨那曲第一高级中学就是在那个时候建设的,如今已经成为西藏异地办学示范高中。
从那曲到拉萨,海拔降低了,学校条件改善了,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了。这所学校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农牧民子弟,由于国家在西藏实行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用品的“三包”政策,孩子们读书上学的积极性都很高,主打的就是一个都不能少。教室里,各民族的孩子坐在一起认真读书。那一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被具象化了。
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是这所学校的一大特色,其中还有一个非遗传承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时间,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神秘的藏戏表演,而且还有热巴舞和锅庄舞。除了这些传统的民族特色舞蹈,还有现代的街舞和说唱。校园里随处可见各种社团活动的影子,就连校园道路上都有美术社团精美的绘画。学校老师介绍,这些社团都是学生自发成立、自主管理。社团里,藏族孩子教汉族孩子跳民族舞蹈,汉族孩子教藏族孩子流行歌曲,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艺术交织在一起,各民族的孩子团结友爱、其乐融融,这样的校园氛围,就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生动写照。
在学校餐厅里,一个男生笑着向我们比起了剪刀手。那一刻,他眼里闪烁着光芒,那是阳光自信的力量。西藏的阳光很灿烂,比阳光更灿烂的是那些年轻的笑容。在笑容里面,可以看到孩子们已经从过去“有学上”大步迈向“上好学”,看到年轻的梦想在雪域高原上振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