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的心灵驿站

《河南日报》 (2025年11月11日 第 05 版)

  □本报记者 樊雪婧

  “老三,你多体谅他,熬夜是学习压力大嘛。”“老三睡觉轻,咱是不是可以先洗漱,看完书轻手轻脚直接睡觉。”11月5日,河南中医药大学本草书院,2024级学生王钰和舍友正在排练校园心理情景剧。

  “剧情来自宿舍真实发生的故事,一边排练一边笑,哥几个的感情比以前更好了!”王钰说。

  “学校将中医药文化、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结合,开展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河南中医药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郭彦霞介绍。

  社区内,学生们参与掐丝珐琅、拓片、剪纸等非遗手工制作,放松身心;操场上,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养生功法的练习队伍随处可见,学生们在一招一式中缓解焦虑、调节身心。

  “如果还有什么不痛快、不开心的,从宿舍下楼就能到咨询室倾诉,寻求帮助。”郭彦霞告诉记者,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辅导站全部建在学生社区内,所有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服务均免费开放,实现服务阵地“零距离”。新生一入校,便人手一册《心理手册》,手册里详细列出求助渠道和心理调适方法,让学生遇到问题时有处可去。

  线上服务同样暖心。“心理咨询师说”“朋辈说”等新媒体栏目定期推送心理调适技巧,“心灵树洞”为学生提供匿名倾诉渠道,24小时心理热线、QQ、微信、邮箱等渠道全天候畅通,在线答疑。

  科学的守护来自专业的人员。“社区专兼职咨询师、育人导师都经过系统培训,咨询师都持有专业资格证书。”郭彦霞说,学校还建立起了一支优秀的朋辈队伍,配合楼层长、楼宇长、社区负责人组成四级工作网络,第一时间发现并响应学生心理异常。

  “就像放下了一块大石头,一下轻松了!”学生小霞(化名)终于重拾笑容。此前,因高数不及格,她陷入失眠焦虑的困境。如今,在帮扶小组的辅导和疏导下,她重拾信心。

  在社区,针对出现心理困扰的学生,除了进行心理疏导外,学校还分类施策,从“治标”到“治本”精准帮扶。比如,对于学业困难等引发的心理问题,成立专项帮扶小组,由高年级优秀学生、专业教师组成,为学生辅导功课;针对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资助政策、勤工助学岗位等缓解经济压力,改善心理状态。此外,社区还开设专项团体辅导,让学生在同伴互助中共同成长。

  从身边的便捷服务到特色的文化浸润,从专业的精准帮扶到群体的互助关怀,一站式学生社区里的心灵驿站,正在用心守护着大学生们的成长之路。

河南日报河南新闻 0524小时的心灵驿站 2025-11-11 2 2025年11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