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破解高质量发展“密码”

——郑州航空港二次创业“黄金元年”看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河南日报》 (2024年03月07日 第 13 版)

  郑州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加速提升。

  郑州航空港舜英路跨梅河桥设计“国际范儿”十足。

  郑州至中亚的首条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正式开通运行。

  郑州航空港“外联内畅互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郑州国际陆港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外景。
  本版图片均由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提供

  □郑港声

  2022年4月以来,省委、省政府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进行系统性重塑重构改革,郑州航空港开启“二次创业”之路,大力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在改革中开放,在开放中发展,在发展中进取,“重塑之旅”脚步铿锵、号声嘹亮。

  改革,已成为郑州航空港新质生产力得以迸发的“点火器”;开放,已成为郑州航空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滋养”;“改革+开放”,已成为郑州航空港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4年,郑州航空港将继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自觉扛起历史使命,以思想大解放、招商大突破、项目大攻坚、开放大跨越、城建大提升、服务大改进,提速港区开发建设,确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改革 为“中原特区”腾飞提供澎湃动力

  季大凯,一直生活工作在“鱼米之乡”浙江,拥有十多年的海关和口岸工作经历,是十分难得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去年11月,他来到郑州航空港,成了综保区和口岸服务局口岸经济高级专员——省委、省政府对郑州航空港进行重塑重构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对全国乃至全球的各类人才产生了巨大吸引力。

  改革是新质生产力得以迸发的“点火器”,更是省委、省政府赋予郑州航空港的新使命。2023年,郑州航空港不断深化改革,为“中原特区”腾飞提供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

  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下苦功。推行大部制、综合性、扁平化管理,经济职能实现省区之间政策直达、需求直报和业务直通。在中原医学科学城等地,郑州航空港试点“三化三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建立市场主导、政府支持、高效运转的管理体制。

  为让广大干部愿意谋事、敢于干事,郑州航空港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4+1”容错纠错制度体系,鼓励干部勇于创新、敢闯敢试。坚持“人岗相适、择优录用、动态调整”,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与省直单位、郑州市、其他省辖市、省外的干部交流任用机制。省直厅局选派17名优秀处级干部来港区挂职、任职。面向全国公开招聘10名聘任制公务员。面向清华北大等院校招录10名定向选调生。运用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事业单位职员等级晋升等政策,战略性储备优秀年轻干部,建立健全区直机关、乡镇(办事处)、国企之间交流机制,构建“1+6+N”干部综合考评体系。

  2023年以来,郑州航空港通过实施“中原特区人才计划”、“空中丝路人才计划”、中原医科城“再造新高峰”人才发展十条、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黄金十条”等人才政策,开展各类招才引智系列活动50余场,建成国家、省、市三级博士后科研工作平台15个,投放人才公寓千余套和400间“暖心驿站”,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57名、市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239名、产业人才2500余名、教育医疗人才6000余名、青年人才近10万名。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优化整合,提级管理和新组建8家国有平台公司,面向全国招揽高精尖优秀职业经理人16名。

  郑州航空港,已迅速崛起成为中部地区深化改革的“新高地”。

  开放 是这里最耀眼的“标签”

  3月6日18时许,一架波音737-800全货运飞机缓缓降落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搭载的“乘客”是18吨货值60万元的活蹦乱跳的马尼拉鳝鱼——开放的郑州航空港“买全球、卖全球”,让马尼拉鳝鱼“游”到了国人的餐桌上。

  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龙头,开放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滋养”,也是郑州航空港最耀眼的“标签”。

  抢抓机遇促开放,郑州航空港多措并举,不断巩固强化枢纽优势。以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为引领,设立柬埔寨国家航空公司航空港区代表处;中国首条直飞卢森堡的客运航线“广州—郑州—卢森堡”客运航线开通运营;卢森堡货航“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号”冲出中原,走向世界。“郑州—莫斯科”货运线路在国内率先实现跨境公路运输双向联通,“郑州—塔什干”货运线路完成河南省与中亚地区首票国际公路运输业务,“郑州—万象”货运线路实现郑州至东南亚地区公路运输“零”的突破。由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和省交通运输厅共同投资的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落户港区。郑许市域铁路投入运营。

  全面提升开放能级。2023年,郑州航空港外贸进出口总值完成4143.62亿元,全省占比51.11%;新郑综保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值4072.78亿元,居全国166个综保区第1位。“航空货运电子信息化”入选国务院推广的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案例。聚焦“买全球、卖全球”,跨境电商全年完成业务单量1.23亿单、货值166.21亿元。在国内率先启动“区港一体化”模式,实现货物自动无感放行,通关时效提升60%,企业运输成本降低50%以上。

  持续深化经贸合作,积极参加第五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物流业大会、首届中国元宇宙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成功举办“空中丝路·枢纽全球”创新合作交流会、“央企省企港区行”等经贸活动,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额1770亿元。与智利阿里卡州签署友好交流城市协议,设立“智利阿里卡州驻郑州经贸联络处”,与阿联酋本奥米尔控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28家德国“隐形冠军”企业、100名德国大学生、60名日本青少年前来参观考察。

  用好“法宝” 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

  站位新起点、面对新形势、用好新机制、担起新使命,如何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一港区“法宝”,进一步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

  向改革要动力。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2024年,郑州航空港将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复制推广中原医科城模式,推进“管委会+公司”模式。按照“省级统筹、市级主责、市区联动”原则,坚持社会管理体制“统分结合”“双线双管”;下放便民服务审批相关事项,为乡镇(办事处)放权赋能。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在全区落实“三个分离、双轨运行、档案记载”管理制度,打破干部身份、学历层次、级别限制,实行“竞争择优、按岗设酬、以考定酬、同岗同酬、岗变薪变”,注重实际能力,注重实绩实干,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树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向开放要活力,让枢纽优势化为胜势的计划正在落实。

  ——继续做大做强“空中丝绸之路”。深入实施航空货运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推进“保税+空港”业务发展。拓展郑州—布达佩斯试点项目,推进郑州—柬埔寨、吉隆坡“空中丝绸之路”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客运航线,织密货运航线网络,争取扩大第五航权配额。

  ——持续培育做大高铁物流,加快高铁郑州航空港站配套工程建设,与国铁集团、中铁快运合作发展高铁快件物流,打造全国快件中转集散中心、国家级高铁物流试验区。

  ——发挥国际陆港集疏功能,将国际陆港东站建成国家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完成现有铁路口岸(含整车进口、粮食进境)整体迁移。将国际陆港西站建成新能源汽车专业服务场站,具备每年100万辆商品车作业能力。以多式联运和多港协作为支撑,形成运贸产一体发展的现代化陆港典范。

  ——推进公路港提档升级,加快全国路网客户服务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搭建多式联运大数据服务平台和网络货运平台,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高效配置。围绕建立环港紧密协作区“半小时”交通圈,构建“外联内畅互通”的交通网络体系。

  ——持续提升对外开放能级,积极争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充分发挥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作用,引进境外法人金融机构,发展离岸金融等业务。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新载体,谋划建设“中卢产业园”“中德产业园”“中柬产业园”。

  ……

  目前,郑州航空港体制机制改革进入“深水区”,难啃的都是“硬骨头”,要打的都是“攻坚战”,将以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来谋划和推进工作,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原特区”。

河南日报专版 13改革+开放 破解高质量发展“密码” 2024-03-07 2 2024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