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向前
“刘新军,到!”“李金洲,到!”近日,在鹤壁市淇县卫都街道泉头村党员活动日,在外务工党员通过视频会议签到。这是泉头村近年来积极探索流动党员管理方法的具体实践,也是我省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成效体现。10月13日,记者从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获悉,为创新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服务,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省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流动党员管理29条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员流动性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管理成为基层党建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流动党员往往具有流动性大、分散性广、无序性强等特点,存在去向难掌握、学习难开展、管理难到位、作用难发挥等问题。近年来,我省围绕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建立实施流动党员流出地、流入地双向共管机制,结合实际创设载体提升教育管理实效、促进党员作用发挥,广大流动党员凝聚在党旗下,成为一支支流动的先锋队。
我省本次印发的“29条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项29条措施,切实抓实抓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的是使流动党员“组织不断线、思想不掉队、责任不缺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29条措施条条具有针对性,比如围绕“持续推进‘瘦身减负、应转尽转’”,实施失联党员“归巢”行动,将失联党员数量压减在总量的3%以内;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流入地(单位)基层党组织等。这些措施还包括,强化“创新经常性教育管理”,探索成立河南省流动党员党建“共建共享”联盟,推进百家支部共建共享;强化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志愿者队伍,培塑中共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流动党员志愿者品牌等。
“像我这样在外工作生活的南乐籍党员,每月能聚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谋划家乡发展,机会很难得,让我们流动在外的党员特别有归属感和亲切感。我长期在外务工,每次群内有活动我都会积极参与。”线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是加强我省流动党员管理的措施之一,在郑州务工的南乐县韩张镇西北街村流动党员王彦广多次参加活动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