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给移民带来好生活(亲历者说)

《河南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第 T04 版)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村民 邹会彦

  我叫邹会彦,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人。2011年,为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我们全村750名乡亲,从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整村搬迁到这里,开启了新生活。

  十多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赶上下雨天,屋里经常漏雨,村里都是土路,车都开不进来。如今,干净整洁的村道直通每家每户,大家都住上了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人居环境改善了,村里还时有游客参观游玩。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他考察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时曾来到我家,了解移民安置、产业发展、移民增收等情况,此后我们邹庄村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

  村里充分发挥生态好、水质好的有利条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智慧农业,为移民发展、乡村振兴蹚出了一条新路子。村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整合利用移民后扶项目和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353座大棚,引进邓州一家企业发展草莓种植,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不仅有地租和务工收入,还能享受分红。一些村民还自发种植了中药材瓜蒌,不久前瓜蒌刚刚收获,每亩能有5000多元的净收入,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眼下正是草莓收获的季节,由于我们的草莓是“喝丹江水”长大的,口感特别好,大部分都运往西安进行销售。最近一段时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他们喜欢红颜草莓的香甜,大盒小盒地往家买,说今年走亲戚不拿牛奶了,就送咱邹庄的草莓。

  习近平总书记到我家时,看到屋里贴满两个孩子的奖状,非常关心他们的成绩和志向。如今我的一双儿女都考上了大学。我的老父亲身体硬朗,爱人在镇上一家服装店务工,收入也不错。我最近在和村“两委”的同志们一起摸索,利用咱渠首良好的生态优势,尝试种植西瓜。这两天西瓜已经栽苗,顺利的话四五月份就能收获,如果效益好,就发动全村村民一起种植。总之就是千方百计,让所有村民一起增收致富!(本报记者 孟向东 王娟 李栀子 整理)

河南日报特刊 T04绿色生态给移民带来好生活(亲历者说)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