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运海
“新车棚宽敞明亮,电动车再不用雨淋日晒了。损毁的大门换成了新的,还装了门禁,既安全又方便。自从有了物管会,小区旧貌换新颜!”2月8日,谈起小区变化,安阳市文峰区光华路街道广厦新苑A区的于永义赞不绝口。
广厦新苑A区过去有物业公司,也有业委会,但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小区收入也不公开,居民对此不满。去年2月,由社区牵头、居民参与,成立了由9人组成物业管理委员会,取消了业委会,物管会主任由社区书记兼任。
物管会成立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资金公开透明。市民政局退休干部杨武装是小区业主,也是物管会成员之一,他说,小区内电梯和南北大门共有58块广告牌,物管会公开招标,并签订了合同。小区内临时经商的摊位收入也每天都在业主微信群公布,去年小区实现收入28000多元。
有了这笔收入,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这几年,小区电动车数量猛增,停放难、充电难日益突出。物管会经过多次协商沟通,新建了6个车棚,装了400多个充电插口。小区原来的大门被磕碰后损坏严重,一直没有维修,物管会重新装了大门。
小区楼栋负一层坡道光滑陡峭,上下行走困难,业主对坡道改造的呼声最高,但改造需要大量资金。物管会反复与原来的建设单位交涉,最终7栋楼的坡道和负一层的坡道全部改造,困扰业主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
便民的事情物管会办了一件又一件,小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以前总有居民拖欠物业费,现在不用催,居民都主动交。社区有关负责人说,成立物管会,把党建工作做到“家门口”,引领居民自治自管,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破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