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媒助力文旅融合

《河南日报》 (2025年11月17日 第 07 版)

  □王飞

  博物馆与文化旅游融合,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较早的探索者。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前,我们已开启文旅融合课题研究。

  四川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的方向思路,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从博物馆功能来看,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社会教育等各方面都至关重要。博物馆要架起专家学者与游客间的桥梁,将诗歌研究、艺术创作成果转化为民众可感知的文化场景。

  杜甫草堂博物馆能成为典范,源于坚持不懈。杜甫故居历经16次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成都与杜甫双向奔赴、互相成全,杜甫留下200多首与成都相关的诗歌,成都则精心呵护其故居,彰显了四川文化的包容。

  博物馆文化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杜甫学会、杜甫研究学刊已办40多年,中华诗歌研究院的成立,打通了新旧诗研究与创作。诗人纪念地联盟、校园诗社等活动,形成全链条、全年龄段覆盖的文化格局。

  文化传承要搞交流融通与文化“双创”。草堂书院为诗歌爱好者提供独特学习环境,文化活动打造消费场景,让民众参与体验。

  郑州人文积淀深厚,诗歌文化成果丰硕。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开通四川到河南对开的杜甫号,让列车双向奔赴的时候,杜甫的诗歌随着现代发达的交通传播开来。

  (作者系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中华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

河南日报专版 07以诗为媒助力文旅融合 2025-11-17 2 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