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文
古典诗词,于文化视野中如浩荡江河,在文化生活里滋养心灵。当下,其传播呈现出丰富多元的景象,与自身魅力交相辉映。
古典诗词与多种艺术形式“嫁接”。音乐上,“中国风”歌曲融古典诗词与传统音乐元素,让诗词焕新活力;综艺里,《经典咏流传》等节目融合多种艺术,立体包装诗词;电影中,《长安三万里》以诗词串联再现大唐气象;戏剧上,苏东坡、杜甫等诗人相关戏剧不断上演。
同时,技术赋能打开传播新可能,短视频平台、网络直播上,唐诗传播热度高,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参与其中。文旅融合让“诗旅”浪漫,景区“背诵经典免门票”等活动吸引游客。海外传播助力跨文化交流,唐诗影响东亚文学,还通过交响乐等形式走向世界。此外,还催生新大众文艺,如“吟诵”成为新形式。
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文化自信为其传播注入强大动力。政府部门主导开展经典诵读工程,大中小学增加教材古诗文比重、举办各类诗词活动,专业人士创新“说诗”方式等。
古典诗词的当代传播启示我们,要传承经典、发掘其当代价值,理性看待传播现象,以开放心态迎接AI技术赋能,让古典诗词在新时代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作者系人民日报社文艺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