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鑫
近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2025“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济南落下帷幕。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3支队伍参赛,与10余个国家810多支代表队角逐摘金,最终斩获3项金奖。
谈起获奖感受,获决赛金奖、最佳学术奖团队成员陈培晗表示,在思政教育引领中,创新训练体系化、课程知识结构化、实验场景信息化、现场实践实战化,“四位一体”护航学生成长。
陈培晗的感受正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思政引领“四位一体”赋能师生成长,创新培育公共卫生新质人才的一个实践缩影。
当遇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级疾控中心会结合实际情况复盘和分析,进行快速处置,学院定期邀请疾控中心和卫生健康等部门专家参与教学,“专家进课堂、学生下现场”拓展学生实践平台,提升学生公共卫生问题的实战能力。
深化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本科生全员进入科研创新团队并配备学业导师,夯实基础教育、突出学科交叉,培养创新精神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长期坚持的一项创新之举。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来,1200余名本科生进入11个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学科竞赛及课题项目等,提升创新思维和能力;选派100余名学生到国(境)外实践交流,学院师生也面向全球招录,形成“理论教学—拓展思维—夯实实践—强化创新”复合型卫生新质人才培养“生态链”。
“学生们在体系中成长,青年教师们在一线磨砺成长”是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新培育人才的一个特色。
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河南省平顶山郏县,36岁的青年教师苗豫东博士带领3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调查。团队走遍郏县116个行政村,对6000余名老年人进行了慢性病调查,相关成果直接助力构建更具针对性的北方农村老年慢性病防治体系,服务健康乡村建设。
从校园到社会一线,苗豫东表示,现场研究对教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青年教师要走出书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要负责人表示,学院以教育部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创建为契机,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目的是持续强化公共卫生复合型新质人才培养,积极融入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