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涛 华国辉
一枚优待证,承载国家温度;一座烈士陵园,铭刻民族记忆。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尊崇关爱暖兵心”为主线,创新提出优抚褒扬“把好五个关口”(审批、资金、管理、激励、稳定)工作法,推动服务从“有”到“优”,从“广覆盖”到“精准达”。
——政策精准滴灌,优待服务提质增效。洛阳通过数据共享对补贴发放进行“二次甄别”,确保“不错不漏”。市局每年组织两轮政策培训,覆盖市、县、乡三级工作人员。偃师区探索新型拥军模式,拓展“线上+线下”宣传矩阵,提升政策知晓率。
抚恤补助资金发放方面,洛阳打通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壁垒,每年动态核查优抚对象信息。
优待证是尊崇的实体象征。目前,全市已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22.5万张,覆盖率达99.6%。持证人可免费游览龙门石窟、白云山等49家景区,乘坐市区公交、地铁免费,并在240余家签约企业享消费折扣。洛阳还与多家医疗机构合作,提供门诊直补、优先就诊等专项医疗优待。
——暖心服务保障,关怀无微不至。洛阳各退役军人服务站推出“服务事项清单”,实现“一站式”服务全覆盖。联合培训机构为退役军人提供无人机驾驶、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实现就业转型。
市军休老年大学开设30余门课程,累计培训8584人次,成为全国军休服务样板。通过“互联网+医疗”远程诊疗、整合社区养老服务等模式,为军休干部打造安心家园。
嵩县定期组织健康体检、观看红色电影等活动,让军休干部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洛阳市烈士陵园创新推出“五个一”亲情服务(一次专业拍摄、一份纪念卡、一次代祭扫、一次寻亲协助、一次特别祭奠),今年已为52位烈属解决实际问题。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中融入“北国花城”理念,打造玉兰园、牡丹园等主题园林。
洛宁县烈士陵园建设“李翔梧雕塑”“纪念亭”等文化地标,偃师区将红色资源串联成线,形成“可看、可学、可感”的教育链。
洛阳市烈士陵园还建立“文字+音频+视频”立体档案库,汇编106位烈士信息。组建“专业+志愿+红领巾”宣讲矩阵。“红色宣讲团”去年开展46场“六进”活动,覆盖1.6万余人次。
洛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左朝阳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把好五个关口’工作法,拓展社会化拥军优抚深度,让‘尊崇关爱暖兵心’的洛阳品牌更加响亮。”